2018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贸易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乌拉圭回合
【答案】乌拉圭回合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举行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因在乌拉圭举行而得名。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七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前7次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国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1986年9月15〜20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缔约国部长级特别会议上决定发起这一次多边贸易谈判。它是8次谈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谈判。
2. 边际要素生产率
【答案】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増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3. 进口配额
【答案】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对于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进口配额的形式有:全球配额,即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配额,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批给一个不定期额度,直至额满为止;国别配额,即按国家和地区进行分配的固定配额,有的由单方面强制规定,有的由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确定;进口商配额,即按不同进口商分配给一定配额。有的国家还将进口配额与片收关税结合起来,在配额以内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则片收较高关税或附加税,称为关税配额。
4. 直接投资
【答案】
直接投资简称FDI ), 它是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指一个经济体系的投资者在另一经济体系的企业所作的投资,而该等投资令该投资者能长期有效地影响有关企业的管理经营决定。直接投资包括股本资本、再投资收益及其它资本。
在东道国创立新企业和并购东道国的企业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基本方式。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往往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
5.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6. 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为:①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②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③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④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⑤不考虑需求。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①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②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7. 反补贴
【答案】反补贴是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8. 特定要素模型
【答案】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该模型涉及三种要素两种产品,它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比如棉布和粮食;然后这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生产棉布,只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生产粮食,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这意味着资本和土地都是特定要素,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而劳动力是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力。
9. 交换所得
【答案】交换所得是指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由于产品的相对
价格不同,交换的结果使得消费量发生改变,并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交换所得。
10.贸易转移
【答案】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问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11.诸边协定
【答案】诸边协议是的法律文件的第三个种类。它包括《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第一类是多边总协议,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二类是具体部门协议,包括货物贸易中的《农业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中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信协议》、《自然人流动协议》等。
12.行业间贸易
【答案】行业间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即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不同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的差异(李嘉图模型)或固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国家之间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应该越大,如果两个国家的差异很小,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会比较小。也就是说,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二、思考题
13.什么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请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1)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从供给角度来看,一国的比较优势、资源和发展阶段是决定该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国主要贸易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影响。
(2)中国的出口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中国的外贸出口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扭曲状态逐渐向符合充分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
②中国外贸出口结构伴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而改善和提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