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贸易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保税区
【答案】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存入这些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运入区内的商品可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设置保税区主要是为了发展转口贸易,増加各种费用收入,并给予贸易商经营上的便利。
2.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3.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答案】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是指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造成相对价格的差别,从而引起的贸易模式。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实际需求、喜爱偏好、收入水平等。根据决定需求的主要因素可以将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分为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模式和收入变动产生的贸易模式
4. 共同市场
【答案】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5. 出口加工区
【答案】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供出口。
6. 出口禁运
【答案】出口禁运是贸易制裁的手段之一,它是指采取贸易制裁的一方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采取出口禁运时,制裁和被制裁双方都受到损害,惟有不参与制裁者会得到好处。
7. 知识收益
【答案】知识收益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收益。新移民的到来为移民接收国带来了知识,而且无论是商业关系、食品烹饪法、艺术才能、务农经验还是其他专门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移民所具有的知识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为移民自身和其劳务购买者分享,同时也会传播给移民接收国的其他居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8. 外贸体制改革
【答案】外贸体制改革是指对本国的外贸政策进行改革。
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78年,中国的外贸体制是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并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
1978年后,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开始。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从主要目标和改革性质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79〜1987年:以调动外贸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2)1988〜1993年: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3)1994〜2001年: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导向的外贸体制改革;
(4)2001年以后:以WTO 规则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改革。
9. 关税同盟
【答案】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由于各成员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致,各成员国之间不设海关。关税同盟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
10.资本充裕
【答案】资本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资本相对雄厚,其在生产要素储
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来衡量。
11.进口关税
【答案】进口关税是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或服务征收的赋税。进口关税主要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较高;最惠国税则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比普通税低。
12.劳动生产率
【答案】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商
品的数量。
二、思考题
13.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答案】(1)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主要区别在于:
①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紧密相连的,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②局部均衡分析则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2)国际贸易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是因为:
国际贸易实际上研究的是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出口)与需求(进口)问题。因此必须研宂一国的生产能力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总体均衡分析包括了进口和出口两部门的总体分析,可以用来总体把握两国的双向贸易;此外还包括产品与要素两个市场的分析,是对任何市场的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牵动总体的分析。这种综合性的考虑分析更加适合于现实中的国际贸易。而局部均衡只分别分析某个具体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情况,而不把这两个市场综合起来讨论分析,用其讨论国际贸易因此就不具有现实性。
14.有人认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结果”,请对此观点进行评论。
【答案】“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结果”这一观点不正确。由于美国是当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众多的跨国公司,因此全球化过程,人们见到了很多美国的身影,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结果”。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专业化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要求建立世界范围的大市场。
(2)全球政治稳定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东西对抗的政治环境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越南等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前苏东社会主义的瓦解,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积极主动的溶入国际经济体系。
(3)信息产业革命使经济全球化成为现实。信息产业的发展,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全球性的商业运作成为可能。
(4)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进行生产的全球化是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寻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家由于能够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而从中受益。
15.“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这一说法。
【答案】“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1)一般来讲,自由贸易能达到的“双赢”的目的。各个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且出口自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