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中世纪的管风琴根据尺寸形状大小可分为固定式管风琴和_____。

【答案】便携式管风琴

【解析】管风琴是允许使用于教堂的中世纪乐器,根据其尺寸形状大小可分为固定式管风琴和便携式管风琴。

2. 斯美塔那的歌剧作品有来自捷克历史的《_____》和脍炙人口的喜歌剧《_____》。

【答案】塾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业; 被出卖的新嫁娘

【解析】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品有《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被出卖的新嫁娘》。《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反映了13世纪捷克人民反抗勃兰登堡封建领主统治的历史; 《被出卖的新嫁娘》这部喜歌剧是斯美塔那最重要、最受欢迎的歌剧,不仅标志着斯美塔那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而且成为捷克民族歌剧的象征,在欧洲歌剧史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3. 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包含_____个乐章,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描绘流经捷克全境大河的乐章《_____》。

【答案】6; 沃尔塔瓦河

【解析】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含有6首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交响诗,共同构成对民族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其中《沃尔塔瓦》借流经捷克全境的大河歌颂祖国的河山; 《维谢赫拉德》有古代吟唱歌手留米尔的形象和对古代捷克建国历史的回顾; 传奇故事《莎尔卡》是歌剧《李布舍》的续篇; 《自捷克的田野和森林》抒发对大自然的诗意感受; 《塔尔波城》和《勃兰尼山》均取材巧世纪的胡斯战争,贯穿胡斯战歌“上帝的战士”。

4. 马勒写作的艺术歌曲套曲包括:对早年恋爱生活回忆的《_____》、取材于德国三十年战争期间

,以及表达了一位失去爱子父亲悲痛的《_____》士兵歌谣的《_____》。

【答案】旅人之歌; 少年魔角; 亡儿之歌

【解析】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其艺术歌曲套取的代表作有《旅人之歌》《少年魔角》《亡儿之歌》等。《旅人之歌》是对早年恋爱生活的回忆; 《少年魔角》取材于德国三十年战争期间士兵歌谣,这类歌曲常常突出军乐因素和梦幻性格; 《亡儿之歌》表达了一位失去爱子的父亲的悲痛。

5. 海顿创作了_____首交响曲和_____首弦乐四重奏,为他赢得“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号。

【答案】108; 68

【解析】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是奥地利作曲家,他常被世人称作“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最重要的贡献是104部交响曲和84首四重奏,在这两个领域里集中体现出他那永不停歇的探求精神。

6. 常规古典交响套曲共_____个乐章,第一乐章通常是用_____写作的快板乐章。

【答案】四,奏鸣曲式

【解析】以约翰. 斯塔米茨为代表的德国曼海姆乐派,首次在小步舞曲乐章之后加入了快板的终曲乐章从而将交响曲三乐章的基本形式扩展到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在结构上大多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行板、柔板或广板,长于抒情,在结构上多采用二部曲式(AB )和三部

,有时也采用主题与变奏的形式; 第三乐章是快板,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 第四乐曲式(ABA )

,音乐气氛乐观明朗、情绪高涨,章是终曲,快板或急板,结构上主要采用了回旋曲式(ABACA )

通常用来表现节日狂欢的场面和胜利的颂歌。

7. 1821年,作曲家_____创作的歌剧《_____》不仅开创了浪漫主义德国歌剧,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标志。

【答案】韦伯,自由射手

【解析】《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创作的歌剧,开始创作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这部歌剧不仅开创勒浪漫主义德国歌剧,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标志。

8. 古希腊的托诺斯有_____、_____和利底亚等,它们的名称来自于古希腊的部族名称。

【答案】多里亚; 弗里几亚

【解析】托诺斯是用不同的音程连接来组织乐音的一种手段,古希腊保留下7个托诺斯,有多里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下多利亚、下弗里几亚、下利底亚。它们的名称来自于古希腊的部族名称。

9. 弥撒的音乐部分分为常规的和专用的两种,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_____、信经、圣哉经和_____五部分。

【答案】荣耀经; 羔羊经

【解析】弥撒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10世纪逐渐发展演化成一套比较定型的礼拜仪式。弥撒仪式中的条目分为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五部分; 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每一条目的具体歌词内容发生变化。

10.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的是作曲家_____,他创作的歌剧《_____》和管弦乐幻想曲《_____》分别开创了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民族交响乐。

【答案】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马林斯卡娅

【解析】格林卡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乐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卡马林斯卡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民间器乐演奏的传统,又融合了格林卡掌握的专业技法,是对俄罗斯民歌作交响化处理的一种尝试,开创了俄罗斯的民族交响乐。

11.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家有_____。

【答案】阿里斯托克塞努斯

【解析】阿里斯托克塞努斯是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反对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比率理论,提出依靠听觉经验识别音程的方法。

12.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体裁有_____、_____等,巴赫管风琴音乐的一大特点是,运用了德国路德教派的优秀音乐遗产_____作为素材。巴罗克管风琴音乐在巴赫手中达到顶峰。

【答案】众赞歌前奏曲; 托卡塔与赋格; 众赞歌

【解析】巴赫是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其管风琴音乐体裁有众赞歌前奏曲、托卡塔与赋格、幻想曲与赋格、帕萨卡利亚与赋格、前奏曲与赋格等。以路德教派的众赞歌为基础写成管风琴编曲是巴赫管风琴音乐的一大特点。

二、名词解释

13.《埃莱克特拉》

【答案】理查德。斯特劳斯创作的歌剧。由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根据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剧作撰写剧本,剧情为: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女儿埃莱克特拉与其兄弟共谋,将拭夫的母亲克莉泰姆内斯特拉与情夫杀死,为父亲报仇,事后埃莱克特拉狂舞而死。歌剧大量使用不谐和音与近于无调性的和声语言,预示了20世纪的某些技法。

14.《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答案】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独奏和交响乐队写作的大型变奏曲,主题来自意大利,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随想曲》第24首,拉赫玛尼诺夫将它发展为主题和24个变奏,并结合中世纪的继叙咏《愤怒的日子》音调进行炫技装饰和发展,24个变奏可分为三组,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

15.梅西安

【答案】法国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少年时曾从杜卡斯和迪普雷学习作曲和管风琴,青年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