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2.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3.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4.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5.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
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6.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7.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二、简答题
8. 下面句子中的动语和宾语是否都能搭配? 谈谈你的看法。
①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②那就要谴责和依法严肃惩处肇事者,医治和保护受害者的安全和健康。
③人体耳朵与全身器官经脉相连,“魔针”实现了在耳朵上自动选穴探测治疗全身各种疾病。 ④看完电影后,除了银幕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的印象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答案】①“分离……病原体”动宾不搭配,可改“分离到”为“查出”。
②联合短语“医治和保护”中的“医治”与联合短语“安全和健康”动宾小搭配。可删去“医治和”三字。
③“实现了……各种疾病”动宾不搭配,可改“实现”为“可以”
④“感到”是谓宾动词,不能带名词宾语。应该在“感到”后头加一个“有”字,或改为“一个人物没有出场”。
9. 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①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②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③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
都睡着了。
【答案】①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②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③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10.举例说明词组和句子的区别。
但是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 【答案】一般来说,一个句子减去句子语气就是词组:相反,一个词组加上句子语气就是句子。
(1)词组和句子是小同性质的语法单位。词组是构句单位,句子是表述单位,词组通过一定
,就可以变成句子“我的规则构成句子。比如说词组“他跑步真快”加上别的语法单位“我觉得”
,此时词组“他跑步真快”就成了“我觉得他跑步真快”的构句成分。 觉得他跑步真快”
(2)词组是静态的,不直接用于交际; 句子是动态的,是用来表述意旨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是动态的。比如说“他走了”作为一个词组就不能表达任何语气,而作为句子表达意旨时,我们可以在句末加上不同的标点变成小同的句型,加上问号变成疑问句,加上句号变成陈述句,可见句子是动态的。
(3)词组不带句子语气,句子要有句子语气。句子语气在口语里表现为语调,在书面上表现为句末标点。词组带上标点就会带有不同的句子语气,加上问号表达疑问语气,加上感叹号表示祈使语气。
(4)在词组内,不存在句法成分倒置现象; 在句子中,像对待的两个句法成分有时可以倒置。这种倒置,往往是出于语用的需要。例如:主谓倒置、状心倒置等。
11.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①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认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