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808管理学基础[专业硕士]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的人数。确定管理幅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制宜,即依据所处的条件而定。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管理者和下属人员的技能和能力。下属人员的训练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 管理者就可以保持较大的管理幅度; ②所要完成的工作的特性。工作需要员工发挥创新性能力越强,则管理幅度越小; ③任务的相似性。其相似性越高,则管理幅度可加大; ④任务的复杂性。其复杂性越小,则管理幅度越大; ⑤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工作地点的相近性越大,则管理幅度越大; ⑥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则管理幅度越大; ⑦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 ⑧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⑨管理者偏好的管理风格等。

2. 前馈控制

【答案】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的两个方面。

前馈控制的优点在于:

①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己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②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

前馈控制的的困难在于; 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在实际下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审计控制?

【答案】审计控制是运用审计方法系统评价经营活动的工作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对计划、组织、领导、生产、研究开发、营销和人事等方面工作内容广泛的评价。审计的目的在于评估各类活动是否达到应有的标准,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审查主体和内容的小同,可将审计控制分为三种类型:

(1)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为了检查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的账面情况与企业真实情况是否相符,外部审计人员需要抽查企业的基本财务记录,以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

分析这些记录是否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记账程序。

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所以它起到一种鼓励诚实、约束违规和违法行为发生的作用。

外部审计的优点是审计人员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不受经营者的制约,只需对国家、社会和法律负责,所以它能够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外部审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在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困难; 另一方面,处于被审计的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工作,这就可能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2)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机构或由则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不仅要像外部审计那样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还要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合理; 不仅要评估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要检查和分析企业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不仅要检查目前的经营状况,而且还要提供改进这种状况的建议。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提供了检查现有控制程序和方法能否有效地保证达到既定目标和执行既定政策的手段; ②可以提供有关改进企业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对策建议;

③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企业的控制系统越完善,控制手段越合理,越有利于分权化管理。

(3)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所有管理下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一种方法,它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范围都要广泛。管理审计虽然也可以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进行,但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力一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

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但管理审计也存在不足,主要是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注重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4. 简述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

【答案】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含义不同

管理决策又称战术决策或策略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的决策。

(2)范围不同

管理决策针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战略型决策; 业务决策针对短期目标,大部分属于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规性、技术性的决策。

(3)目的不同

管理决策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业务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

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是和作业操制结合起来进行的。

5.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几个方面?

【答案】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5个方面:

(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

(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6. 过分集权有何弊端?

【答案】过分集权的弊端主要包括:

(1)降低决策的质量。大规模组织的主管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过度集权的组织,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自适应和自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中的大部分决策均由最高主管或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在于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被逐渐磨灭,工作热情消失,劳动效率下降,从而使组织的发展失去基础。

7. 理想官僚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如何?

【答案】韦伯研究了理想官僚行政组织体系。这里的“理想的”是指这种组织体系井不是最合乎需要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形态。韦伯就理想官僚行政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提出了具有深刻影响的思想。其特点主要有:

(1)存在明确的分工。把组织内的工作分解,按职业专业化对成员进行分工,明文规定每个成员的责任和权力。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等级体系。每个下级都处在一个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每个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负责,而且要对下级的决定和行动负责。

(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例如,选举产生的公共关系负责人,或在某种情况下选举产生的整个单位负责人等,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组织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