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单选题

1. “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在( )的教育运动。

A. 美国

B. 欧洲

C. 全世界

D. 亚洲

【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适应帝国主义经济发展对新型统治人才的需要,在欧洲出现了一种为社会培养新型上层人物的学校,称为“新学校”。这种学校产生以后,很快在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广泛发展起来。许多主持创始“新学校”的教育家纷纷提出并论述了“新学校”所反

,也称“新教育运动”映的“新教育”思想,一时间形成了“新学校运动”。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 改革正规教育

B. 发展成人教育

C. 实施终身教育

D. 推行回归教育

【答案】C

【解析】《学会生存》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教育应该扩展到人的整个一生。在当今社会里谁也不能再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去建立一个不断演变的知识体系,即“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还明确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并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因此,答案选C.

3. 罗马帝国时期中等教育重视( )

A. 希腊文法

B. 拉丁文法

C. 希伯来文法

D. 埃及文法

【答案】B

【解析】帝国时期,中等教育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文法之争。在校里,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门后来在西罗马帝国,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的学习几乎绝迹。

4. 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西塞罗

【答案】C

【解析】昆体良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他还说过,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到后来,夸美纽斯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还提出了统一学年制,要求,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一直,接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因此,答案选C.

5. 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 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 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答案】B

【解析】在教育目标上,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B 项的说法过于狭隘。

6. 关于东方文明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及教育

B. 此时的教育具有强烈阶级性、等级性

C. 教育内容及机构丰富、繁多

D. 正式形成正规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D

【解析】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是中国、埃及、巴比伦、亚述及印度等亚洲和非洲的几个东方文明古国。此时的教育与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其特点主要包括: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可能让一小部分人去专门从事智力活动,整理和总结来自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从此也就形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文字也应运而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随着阶级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教育则被统治者所独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施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的下具。③教育内容和机构丰富多样,学校便是在这一时期产

生的。

7.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重视制度的教育价值;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主张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批判教育学关注和探询“谁

,控制学校”、“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8.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

,同时属于在程序性知识当中。 性知识实质是“有关…的知识”

9. 对裴斯泰洛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教育家是( )

A. 黑格尔

B. 马克思

C. 费希特

D. 杜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