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12
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23
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33
2016年宁波大学文艺与新传媒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实务之传播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43
一、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
【答案】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不是特定阶层或群体,而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大众传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③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 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
【答案】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是由批判学派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就设在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与经验学派的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传播协会”相抗衡。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的会员多在欧洲。
3. 网络虚拟社区
【答案】网络虚拟社区是指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由瑞格尔德做出,他指出,网络虚拟社区之间的个体存在着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特点。
4. 传播学
【答案】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5. 批判学派
【答案】批判学派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学派,它是以对既定的传播现实和现存的传播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批判而闻名,锋芒所向直指传播的要害:即为谁传播,为何传播。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对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史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更强调传
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它是以西欧为中心传播学的一大学派,他们研究的长处是有高屋建领的视角,令人茅塞顿开之感; 他们的不足在于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具体问题于不顾。
6. 媒介社会化
【答案】媒介社会化是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一些新的媒介形态,这些媒介形式与传统的工具化倾向较重的大众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没有明显的工具化和统一把关的集中表达,是分散的、代表社会的网络型新媒介,此类形式的媒介将以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方式。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它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7. "SW 模式”
【答案】"SW 模式”是指美国学者拉斯韦尔1948年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拉斯韦尔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并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的“SW 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 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what (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whom (向谁说)和Withwhateffect (有什么效果)。
8. 拉扎斯菲尔德
【答案】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选举研究学者,传播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与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并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其著作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含义。
【答案】媒介受众有三重分身: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
(1)预估受众
预估受众或称预期受众,是指传播者凭经验与直觉及粗疏的评估而预期的受众。‘白在传播者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作为假想读者的肖像”出现,影响或参与了信息的编码和播报。辨识预估受众或根据经验,或采用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由于预估受众、受传者的认知基模和主观感情等影响,因此,其与实际受众的差距最大。有传播者承认:“通常不是现实
读者的口味,而是在作者想象中形成的读者意念限定着文字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思想。”可见,同现实受众相比,预期受众最先参与了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与创造,提前在想象和虚设的国度里完成了同传播者的对话、争辩与交流,并同原始素材一起融入了信息作品的复杂构成之中。
(2)实测受众
实测受众,是指研究者靠自身或委托专业调查机构遵照科学的调查研究程序测量出来的受众。一般而言,实测受众小于或等于实际受众。辨识实测受众成本较高,但由于科学方法的采用,实测受众与实际受众的差距大为缩小。如果将受众抽样调查变为普查,并尽可能降低受众在调查中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譬如采用更便捷地监测被调查者收视情况的设备),实测受众会逼近实际受众。总体来看,实测受众的信息对媒体经营者和研究者而言,尽管非最优选择,但其成果却最能满足其调研的需求。
(3)实际受众
实际受众,或称现实受众,是指现实环境中真正消费媒介产品或服务的受众。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当媒介产品通过传播渠道呈献给受众后,实际受众会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参与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了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完整测量与调查实际受众可能性为零。因此,在研究中只能利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通过实测受众来代表实际受众的情况,从而对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进行指导。
10.简述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
【答案】(1)媒介批评的定义: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一一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2)媒介批评的内容
①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
a. 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这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与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传播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等。
b. 本体层面。这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这方面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传播工具研究、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等等。
c. 现象层面。这是指大众传媒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各种信息一一新闻节目、天气预报、经济信息、文艺节目、商品广告、流行歌曲和时装表演等等。
②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节目、通俗音乐、商品广告等的批评。
(3)媒介批评方法
①以评判(evaluation 作为求知的方法。大众传播媒介不是一套“客观的”或中性的事实,而是社会成员主动的创造,其中隐含着信念和目的。因此,在批评大众媒介时,分析和阐明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指导和解释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