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财政学院)之中国税制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契税

【答案】契税是指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契税具有的特点包括:契税的纳税人为产权承受人;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契税属于地方税。

二、简答题

2. 营业税纳税地点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采取属地征收的方法,就是纳税人在经营行为发生地缴纳应纳税款。具体规定如下:

(1)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转让其他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单位和个人出租土地使用权、不动产的营业税纳税地点为土地、不动产所在地;单位和个人出租物品、设备等动产的营业税纳税地点为出租单位机构所在地或个人居住地。

3. 请简要说明増值税分为哪三种类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哪种类型的增值税?

【答案】(1)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按照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是否可以扣除及如何扣除分为三类: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以下具体说明。

①生产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増值额除包括纳税人新创造价值外,还包括当期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即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理论増值额和折旧额之和。

②收入型増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只允许扣除将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所应分摊的那部分税金,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

③消费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价款后的余额。

(2)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改革,允许全国范围内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増值税进行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自此,我国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増值税的转型。

4. 我国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的政策是什么?

【答案】我国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的政策有:

(1)对进口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而国内又不能生产或供应不足的动、植物良种、肥料、饲料、药剂、精密仪器仪表、关键机器设备和粮食等实行低税率或免税;

(2)对原料、材料的进口税率,一般比半成品或成品为低,特别是受自然条件制约,国内生产短期不能迅速发展的原料、材料的税率应更低;

(3)对国内不能生产的或质量不过关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零件、部件进口税率应比整机为低;

(4)对国内己能生产和非国计民生必需的物品,应制定较高的税率;

(5)对国内需要保护和国内外差价大的产品应适用更高的税率;

(6)对绝大多数出口货物不征出口税,但对国内外差价大,在国际市场上容量有限,而又竞争力强的货物,

以及需要限制出口的极少数原料、材料和半成品,必要时可以征收适当的出口税。

5. 如何理解增值额?

【答案】增值额有理论概念和法定概念之分,以下具体说明:

(1)理论增值额

增值额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增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总额(c+v+m)扣除在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之后的余额(v+m),即v+m=(c+v+m)c 。其中,c 包括固定资产项目(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和非固定资产项目(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增值额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其他属于増值性的费用。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①就某个生产经营单位而言,增值额就是其商品销售额扣除规定的非増值项目后的余额,这个余额大体上相当于该经营单位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②就商品生产的全过程而言,一个商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经营环节的増值额之和,相当于该商品进入最终消费的销售总值。

(2)法定增值额

法定増值额是指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增值额,是相对理论增值额而言的。

从各国实践看,增值额不一定是理论上的增值额。法定增值额的意义在于:

①体现本国的经济政策。有些国家出于鼓励扩大投资的考虑,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不论是否

消耗掉,都可以一次性扣除;有些国家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全部不予扣除。

②统一计算税额的需要。只有从法律上规定增值额,才能保证增值税税额计算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6. 个人所得税在税率的规定上有何特点?

【答案】个人所得税在税率的规定上有以下特点:个人所得税在税率上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

税率并用,实现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

(1)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①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

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

(2)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实行比例税率:

①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②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加成计税。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实行加成后,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为3级超额累进税率;

③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储蓄存款利息适用税率为5%, 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

7. 营业税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营业税是以从事工商营利事业和服务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的特点有:

(1)征税面广、税源广泛。营业税征税范围包括有偿提供应税劳务取得的营业收入,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营业收入,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2)以对非商品销售额征税为主。营业税针对建筑安装、金融保险、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等各类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进行征收。

(3)按行业大类设计税目税率。对同一个行业实行统一税率,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率,对不同行业盈利率相应调节,体现国家产业政策。

(4)计算简便,征收成本较低。营业税以从事非商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全额作为税基,征收范围较为清楚,实行比例税率且税率档次较少,使得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既便于纳税人缴纳,也有利于税务机关节省征管成本。

三、计算题

8. 某市印刷厂为増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书刊、写字本等印刷业务。2014年12月有关资料如下:

(1)接受出版社和杂志社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 )的图书和杂志。购买纸张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额340000元,向各出版社和杂志社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总共销售金额3100000元;印刷厂另外收取优质费22600元,开具普通发票;

(2)接受学校委托,印刷信纸、信封、会议记录本和练习本,自行购买纸张,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68000元,向学校开具的普通发票注明金额5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