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世界上第一所新式大学是1694年建立的( )

A. 哈勒大学

B. 哥廷根大学

C. 柏林大学

D.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答案】A

【解析】随着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涌现、培根、笛卡尔等人新思想的传播等,是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首先出现的重要原因。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的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结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新的

生机,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哈勒大学的又一特色是提倡“教自由”、“学自由”。

2. 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

A. 巾占经和诗赋

B. 墨义和策论

C. 策论和诗赋

D. 经义和帖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掌握的程度。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但是后来在北宋三次兴学中,第一次庆历兴学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D. 还有在清末新政的时候,废八股,改试策论。也可以知道策论是肯定有的,诗赋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3.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

A. 《伦理学》、《政治学》

B. 《理想国》、《法律篇》

C. 《理想国》、《伦理学》

D. 《政治学》、《法律篇》

【答案】A

【解析】《伦理学》、《政治学》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理想国》、《法律篇》是柏拉图的著作,主要体现了柏拉图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

4. 布鲁纳说:“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种观点属于( )。

A. 结构主义课程论

B 经验课程论

C. 要素主义课程论

D.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课程理论和流派。这道题是教育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的结合。布鲁纳提出来的是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任何基本结构都是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表现出来,只要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年龄,已有的知识结构选择出来了最合适的新知识的呈现方式,那么就是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只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方式而已)。经验主义课程论是杜威提出来的,要素主义课程论是巴格莱,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是布拉梅尔德提出来的。还要分别主义者几个理论的主要的内容。

5. 18世纪末,在英国倡导“星期日学校”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罗伯特·欧文

C. 罗伯特·雷克斯

D. 凯沙图华兹

【答案】C

【解析】“星期日学校”是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又称主日学校。兴起于18世纪末,盛行于19世纪上半期。第一所星期日学校于1780年由英国出版商R. 雷克斯创办于格洛斯特工业区。主要教授圣经、拼音、识字。

6. 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

A. 废止读经课

B. 废止修身课

C. 开设公民课

D. 开设法制课

【答案】A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1912--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在摒弃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做了努力,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取消读经课,增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和社会生活实用课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决定开设修身课,而不是废止。因此,答案选A 。注意,本题考查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要注意把各个时期的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总结,形成一条垂直的线,连接起来就比较好记忆了。

7. 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 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

A. 成熟论

B. 性善论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可以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分为内发论、外铄论和相互作用论。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和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华生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研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在人的发展方面,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的动力。

8.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 )。

A. 教学策略

B. 教学模式

C. 教学目标

D. 教学设计

【答案】D

【解析】教学策略,通常是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和师生关系互动的规范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者范型;教学目标是指在某一个阶段(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构,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9.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发表了《教育过程》报告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斯宾塞

D. 桑代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