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

A. 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 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答案】D

【解析】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即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义务所做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②遵守学院管理制度;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⑤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在2011年考试中,也出现了考查1995年教育法中有关教育方针的方面的选择题。

2. 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

A. 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 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 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方古代课程内容的考查。古希腊智者派创造了文法、修辞和辩证法等科目,称为“三艺”。苏格拉底提出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三艺”

,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成为“四艺’。

3. 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

A. 废止读经课

B. 废止修身课

C. 开设公民课

D. 开设法制课

【答案】A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1912--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在摒弃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做了努力,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取消读经课,增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和社会生活实

用课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决定开设修身课,而不是废止。因此,答案选A 。注意,本题考查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要注意把各个时期的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总结,形成一条垂直的线,连接起来就比较好记忆了。

4. 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

A. 巾占经

B. 策论

C. 诗赋

D. 经义

【答案】B

【解析】策论又称策问,是从西汉射策发展而来的。它让考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考查出一个人治国安邦的才能,能够使考生开动脑筋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有利于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策论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帖经,是将书上某行帖上儿个字,要被试者将所帖的字填写出来,主要考查考生对书的记诵能力。诗赋,是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造力。经义,主要考查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一经一赋,也称为帖试。宋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明清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因此,答案选B.

5.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

A. 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 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答案】D

【解析】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相关于新手来说,专家就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或智力)上,也不是一般策略应用的差别。相反,专家获得了宽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再现和理解信息。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 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存储着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有效地途径和方法。

6. 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

A. 重视军事教育

B. 重视女子教育

C. 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D. 加强国家对教育

【答案】C

7.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认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答案】B

8.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教育性教学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考查。A , C 为夸美纽斯教学理论中的具体教学原则。B 是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讨论道德教育时所提出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与众万物的和谐发展; 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9. 新教育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英国人雷迪创办了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

B. 法国人德莫林创办了罗歇斯学校

C. 德国人利茨创办了乡村寄宿学校

D.1912年国际新教育联盟在瑞士成立

【答案】A

【解析】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德比郡创办的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

,形成了“乡村之家运动”新教育运动的开始。而德国人利茨创办的“乡村寄宿学校”。法国人德

莫林创办的罗歇斯学校有“运动学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