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税收理论与实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税收自动稳定器

【答案】税收自动稳定器, 又称为“内在稳定器”, 是指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 一些税收会自动发生増减变化, 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 不需要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 而是依靠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 自行发挥作用, 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具体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来实现。

2. 骗税行为

【答案】骗税行为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 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 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有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 依法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骗取的退税款, 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 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构成犯罪的, 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简答题

3.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案】针对当时社会收入分配悬殊、社会矛盾激烈的问题, 瓦格纳在其代表作《财政学》中提出社会政策的财政理论。以这种思想为基础, 瓦格纳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四端九项”:

(1)财政政策原则, 即税收要能充足而灵活地保证国家经费开支的需要。

①收入充分原则是指赋税必须能够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

②收入弹性原则是指税收能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增加。

(2)国民经济原则, 即国家征税不能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更不能危及税源, 在可能的范围内, 还应尽可能有助于资本形成,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①慎选税源原则是指要选择有利于保护税本的税源, 以发展国民经济;

②慎选税种原则是指要考虑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 尽量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3)社会正义原则, 即指税收负担应在各个人和各个阶层、各个阶级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 ①普遍原则指税收负担应普及社会上的每个成员, 不能因身份、地位等而有所区别, 要做到不偏不倚。

②平等原则是指应根据纳税能力的大小征税, 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其纳税能力相称。

(4)税务行政原则, 指税法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①确实原则指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 税收机关和税务官员不得任意行事, 纳税的时间、地点、方式、数额等须预先规定清楚, 使纳税人有所遵循。

②便利原则是指纳税手续要简便, 纳税时间、地点、方式等要尽量给纳税人以便利。

③节省原则即税收征收管理的费用应力求节省, 尽量增加国库的实际收入,

西方经济学界视瓦格纳为前人税收原则理论的集大成者, 瓦格纳在其课税原则中阐明的一些思想为以后的税收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 投资可以分为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投资的显著影响。

(1)税收会导致投资总额的减少

①私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益, 预期的投资收益高, 投资意愿必然上升;预期投资必然随之上升, 反之, 则投资意愿会下降。在投资领域, 只要预期投资收益存在, 即投资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便会有人不断追加投资, 直至投资收益为零为止。

②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 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 降低了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 从总体上讲, 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 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

(2)税收还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

①在统一税制下, 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 此时, 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 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②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 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 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

5. 如何理解税收的效率原则?

【答案】税收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1)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是指政府征税应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即要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税收经济效率是从税收与经济关系角度, 将税收置于经济运行过程之中, 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状况。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 是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在有利于国民经济有效运转的前提下, 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应遵循:

①尽可能压低税收的征收数额, 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度;

②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并在市场机制失灵时, 将税收作为调节杠杆加以有效纠正。

(2)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有效率就要求税收的征收费

用和奉行费用尽可能最小化, 而税收尽可能最大化。它通过一定时期税收成本与税收收入的对

比加以衡量。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如下:

①运用先进科学方法管理税务, 以节省管理费用;

②简化税制, 使纳税人易于掌握, 以压低执行费用;

③尽可能将执行费用转化为管理费用, 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 增加税务支出的透明度。

6.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案】由于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存在失灵问题, 政府的介入和干预也就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问题, 而公共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这些职能的主要手段, 而且其他手段的运作也都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公共财政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 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其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

(1)资源配置职能。它是由政府的介入干预所产生的, 它的作用和特点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 引导资源的流向, 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进行全社会范围的再分配, 以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

(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又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供给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能是营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 不能参与市场的营利竞争, 因而也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内, 不能超出这一领域而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7. 简述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答案】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包括:

(1)可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税收风险管理包括对当前风险和潜在风险的确认两个层面。

①通过对当前税收风险的确认, 可以促使税务机关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加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 提高工作效率;

②通过对潜在税收风险的确认, 可以建立税收风险预警体系, 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 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也会起到警示作用, 可以促使企业依法纳税。

(2)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①税收制度对纳税人公平对待的“硬公平”;

②税务机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软公平”。

(3)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有利于保障税收的稳定和安全

政府部门通常要求税收收入能够安全、稳定增长, 并希望税务部门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筹集到税收收入。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能够事先预测并控制由于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而给税收收入带来的不稳定、安全隐患, 能够降低税收征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