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841部门法学综合考试(之经济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答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度,是指有权机关制定的,对各级政府具有指导意义的,反映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长期规划政策、规章或者法规性文件。主要包括: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指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五年内的规划目标及其实现措施的政策性规范,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阶段性依据。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规划制度,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对每一财政年度行政辖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的规划和部署。

(3)国家专项规划及项目制度,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单独或者联合作出,通过规划项目来实现的规划制度。

2. 简述金融企业与一般公司企业设立制度的异同。

【答案】与一般公司的设立条件相比,金融企业设立制度的特殊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批原则不同

我国《公司法》对一般公司的设立采取严格准则主义,并非所有公司的设立都必须经过审批。而金融企业的设立采取核准原则,设立金融企业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并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经营许可证。除此之外,设立金融机构,还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①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②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

③符合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

④符合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公平竞争的原则;

⑤符合经济核算原则。

(2)设立条件不同

①对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不同。申请设立金融企业,必须具有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限额以上的人民币货币资本金或营运资本金; 并且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金融企业的最低资本限额要求要远远高于设立一般公司的最低要求。

②对人员资格的要求不同。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主仟、副主仟等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仟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还要符合国务院银行业nrm2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要求,同时其他从业人员中应有60%以上从事过金融业务工作或属于大中专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公司法只对公司的董事、监事及经理的任职资格作了限制,列举了相应的台定性条件,对其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没有限制。

③对经营条件的要求不同。设立金融企业必须具有符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例如营业场所必须完备防盗、防警、通信、消防等设施,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其他要求的,还必须具备所要求的其他条件。而设立一般公司只需具备一定的营业场所和相应的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即可。

(3)审批机构小同

设立金融企业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而设立一般公司需要审批的,其审批机构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政府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

(4)设立程序不同

设立金融企业需经过申请筹建、申请开业、注册登记和公告四个程序。

3. 纳税申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也是基层税务机关办理征收业务、核定应收税款、开具纳税凭证的主要依据。纳税申报的基本要求:

(1)纳税人必须依法进行申报,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送纳税申请表、财务会计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申报、报送事项。

(3)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时,必须报告主管税务机关,酌情延期申报,并由主管税务机关重新核定纳税额; 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定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4. 简述审计机关审计中审计机关的概念与职责。

【答案】(1)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①审计机关。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省、市、县三级的审计机关,分别在三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②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因而国家实行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2)审计机关的职责

①审计事项的范围

a.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 同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

b. 审计机关所在的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c. 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 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

d. 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e. 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特别是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接受财政补贴

较多或者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以及国务院和本级地力一政府指定的其他国有企业)。

f. 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

g. 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h. 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i. 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j.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

②审计管辖的范围

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不能根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③审计机关权限

a. 检查权和调查权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提供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会计报告,有关电子数据,银行账户,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b. 处理权和处罚权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行为,有权子以制止; 必要时,可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这些资料、资产加以封存。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 制止无效的,经县级以上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批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己经拨付的,暂停使用。

④审计程序

a.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b. 派出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

c. 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据此出具审计意见书及审计决定;

d. 审计机关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5.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简称《银行业监管法》)于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2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使我国金融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对于加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必须合法、及时、有效地对银行业进行监督。其监管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