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规范分析
【答案】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科学规范、道德规范、审美规范、宗教规范和法律规范等。规范分析,同样离不开价值。规范要有效,必须以相关的价值为基础。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规范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存在着彼此联系的四种形式,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规范判断和命令判断。这种关系,在政策分析中处处都表现出来。
2. 社区
【答案】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建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社区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途径,无论对于私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都是如此。与其他三个部门相比,社区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非正式性。尽管如此,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越是滞后,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越大。比如,到目前为止,社区仍然是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社区的优势表现在:信息优势、激励充分、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较好的回应性、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较小。
社区的缺陷表现在:首先,社区中之所以能够形成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其主要原因是社区的范围一般不会太大,社区中所容纳的人口一般也相对较小,从而为人们通过重复的交往形成稳定、紧密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其次,社区的非正式性也经常成为其从社区之外获得资源的最大障碍。
3. 工作环境
【答案】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
4. 非正式评价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
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5. 公共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策工具中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自愿性工具的具体内容。
【答案】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不仅要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而且还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自愿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导性工具,它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可以选择管制、公共企业或直接提供等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
(3)混合性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作出决策,在某种程度下,这类政策工具兼备自主性和强制性的优点。主要有四种形式: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等。
7. 简述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答案】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是:
(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如果方案A 是先于方案B 提出来的,A 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 哪怕B 比A 更好。
三、论述题
8. 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哲学问题,主要有:
(1)矛盾的观点
从哲学上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政策问题确定程序中,政策问题是一些特殊矛盾的反映。人们分析什么是政策问题,仅从方法上看,可作如下判断:现实现象与人们期望的现象是属于哪一个领域中的矛盾? 实际现象与应有现象之间的偏差,是否构成政策问题? 用什么样的资料以及至少用多少信息可说明这种偏差? 如果构成问题,其重要性、程度及影响范围如何? 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确认这些原因的依据是什么? 对因果分析方法来说,理论是确定因果联系的根据。
(2)哲学中价值的观点
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包括决策者及相关分析者的哲学观念、道德信仰。尽管它们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在预测中明显陈述出来,但预测事实上受其重要影响。其实,什么是价值? 它可以有多种解释:既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又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一般地说,价值的大小,总是按照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而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活动可分为二类:为生存而斗争、为享受而斗争和为发展而斗争。因此,人的需要可概括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3)政策科学的哲学基础建立在理性实证主义之上
为追求政策的合理性,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性”数据,坚持科学方法论进行分析是必要的。政策科学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科学。当选择某一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时,该模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要有明确记录。
9. 金登的多源流分析
【答案】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模型。他的模型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种信息流的基础上。
(1)问题流
问题流主要关注于问题的界定。它包括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定义为问题的。在金登看来,问题并不是通过某种政治压力或对人的认识的重视而引起决策者关注的,问题常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①社会问题存在与否及其重要程度,可以用一系列指标(如公路死亡人数、发病率、免疫率、物价水平等)来反映;
②一些重大事件或危机事件经常能够导致决策者对某个问题的关注;
③从现行项目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推动对问题的关注。
(2)政策流
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公众接受度等有关。政策流的重要方面在于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建议,通常以听证会、论文和会谈等形式获得检验。各种各样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