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7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2. 偏义复词
【答案】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3.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5.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6.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7.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8.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
,,,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
旁。
二、填空题
9. 词汇的基本属性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
10.句法结构是指短语和_____的构造。
【答案】句子
【解析】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他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或组合成词,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句法结构即是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是短语和句子的构造。
11.从语义上考虑,汉语的宾语主要有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受事宾语、施事宾语
【解析】从语义上看,汉语的宾语主要有受事宾语和施事宾语两种。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如“割麦子”)和动作的对象(如“告诉大家”)。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如“来了一位客人”)。
12.现代汉民族普通话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______,以北方话为______,以______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标准音; 基本方言;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解析】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3.汉语单纯词的读音通常是______个音节。
【答案】1
【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如:“天、江”等; 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崎岖、橄榄、蝴蝶、咖啡、乒乓、姥姥”等。
14.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传统:_____的小学传统,_____传统和印度传统。
【答案】中国; 希腊一罗马
【解析】中国、希腊一罗马、印度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5.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______,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______。
【答案】快慢; 颤动幅度的大小
【解析】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16.舌尖中、浊、边音是( )。
【答案】1[1]
【解析】发1音时,舌尖抵住上齿敞,软愕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过。
17.影响汉语声调最主要的因素是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
【答案】音高。
【解析】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