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韦伯对于科层制特点的分析。

【答案】(1)科层制的特点

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只,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2)韦伯对其特点的分析

韦伯认为科层制是当代管理形式当中最纯粹、严谨、和稳固的管理形式。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十扰的组织管理形式,简直就像一架由人组成但并无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这架机器上一个个性能良好的齿轮。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理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韦伯指出,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即技术与效益的原则,严格排除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实际上,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总是服务于一定利益和目的的。比如,议会及政党领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就是这方面的例证。韦伯认识到,现实中不可忽视议会和政党的作用,他还注意到个别领袖人物的实际作用。在他看来,某种社会精英人物(领袖人物)往往能够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民众心理上的感召效应,被民众推举为首脑人物,从而影响国家政治。在这里,韦伯把现实有效的政体形式视为某种代议制。现实的统治似乎包含有科层制与个人魅力型两个方面的因素。

2. 默顿是如何批评传统功能主义的理论假设的。

【答案】默顿提出,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的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但认为以往的功能主义者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忽视了功能分析的方法问题。功能主义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他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1)默顿首先对以往流行的功能主义观点做了澄清。他指出以往的功能主义有三个错误的假定:

①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

即认为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但默顿指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

, 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

②“普遍功能主义”假定。

即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但默顿指出,实际上对不同的

系统,社会或文化事项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或者是无功能的。即强调做净功能分析。

③“不可或缺性”假定。

即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或履行功能的这些社会或文化事项是不可或缺的。但默顿指出,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实际上存在着“功能选择”或“功能对等”或“功能替代”的情况。

(2)为了使功能分析规范化,默顿提出了功能分析的一套范式,要求澄清如下方面的问题: ①功能归属事项

即明确功能分析的对象,这些对象必须是标准化的事项。

②主观意向概念(动机、目的)

要求区分主观假设和研究问题,避免混淆作为主观范畴的动机和作为客观范畴的功能。

③客观结果概念(功能、反功能)

功能是所观察到的结果,它促进系统的适应或调整; 而“反功能”肖d 弱系统的适应和调整,实际上也可能存在“非功能”的结果,即所考察的事项与系统无关。另外,要求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被人们设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而后者是指未被人们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

④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

即功能是针对何类对象或单位的,这些单位有不同层次:个人、群体、社会系统等。

⑤功能需要的概念(需求、前提条件)

功能需要是功能分析的重要概念,但也是最含混和有争议的概念。因此,要求区别功能需要

,确立验证这些功能需要的程序。 的不同类型(普遍的与特定的)

⑥功能实现机制的概念

要求功能分析对功能实现的机制,主要是其社会机制做出“具体详尽”的说明。

⑦功能选择的概念(功能等价或功能替代)

即我们一旦放弃了功能不可或缺的假定,自然就要承认功能选择、功能等价或功能替代概念。

⑧结构脉络的概念(结构强制)

要求注意某一特定的社会脉络(背景)如何限制事项的变化,在此变化范围内,该事项能否有效地满足功能需要,等等。

⑨动态与变迁的概念

过去的功能论者倾向于社会结构的静态分析,忽略社会变迁研究。但这不是功能分析论的本质。社会学家应该注意如何评估社会系统中逐渐积累的紧张和压力,注意变迁的方向是否会导致紧张的削弱等问题。⑩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

首先要求社会学分析的程序严格,跨群体)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⑩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影响到他的假设和概念等。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验研究的逻辑,还需要系统地评价比较分析(跨文化和应该注意功能分析学家的社会地位在何种程度上影响

到他对问题的选择,

3. 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除了生理的构造外,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答案】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除了生理的构造外,是后天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差异

社会学家认为,“心理差异是指人们的行为、脑力和个性的差异。”科学家采用跨文化观察的方法收集的大量资料表明:

①女孩比男孩更多愁善感,更愿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且女孩相对更具有养育和忍受的天性; ②男孩子比女孩子敢出风头,争强好胜,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2)社会化造成的两性差异

社会因素是解释性别差异原因的主要途径。性别差异不仅仅是由于生物特性决定的,而且也是文化的产物。婴儿从出生之后一直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媒体的性别社会化,逐渐形塑成主流文化所认同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3)功能沦和冲突论的性别差异理论

①功能论

从劳动的性别分工着手,认为男女分工不同是因为人类早期生存的需要。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建构和文化观念是这种分工的逻辑基础。

②冲突理论

在分析性别差异时以权力问题为出发点。男人在体型上普遍比女性高大强壮,于是可以强迫女人服从,从而创造并维持了性别的阶层化系统。

4. 简述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

【答案】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主要包括:

(1)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由于意识形态导向和管理成本的存在,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所有的都提供。

(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已有的公共物品总会使一部分感到不够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人们可以选择在市场上寻求替代产品。但如果这种消费成本太高,大多数人不能够承担,可以通过第三部门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3)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弱势群体常常无力按市场价格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而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又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第三部门的慈善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等所提供的无偿的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就会有助于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

(4)第二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因为第二部门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一般小会故意从消费者信息不足的缺陷中获取利益一一而私人部门常常会有这种倾向。因此第三部门组织和消费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