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贸经营权

【答案】外贸经营权是指从事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的权利。改革以前中国的外贸经营权是由国家垄断的,除了国家直接拥有的十几家外贸公司以外,其他部门和公司是不允许经营国际贸易的。国家对外贸企业直接进行管理,进出口商品种类和数量都纳入国家计划之中,由政府统一安排。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

2. 无谓损失

【答案】无谓损失又称为社会净损失,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社会净损失是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将减少消费,这样将导致减少的数量中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者剩余都流向了社会,这种社会性损失,就是所谓的社会净损失。

3. 荷兰病

【答案】“荷兰病

”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荷兰大规模开发和出口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从而造成荷兰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变得相对萎缩。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一类的经济增长,都会给社会或多或少带来利益,但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不平衡的经济増长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4. 互通有无

【答案】互通有无是指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古代世界贸易就开始于各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它也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机。

5. 共同市场

【答案】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允许生产要素

在成员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6. 绝对优势

【答案】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増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7. 集体行动

【答案】集体行动是研究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认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是否有效。

8. 乌拉圭回合

【答案】乌拉圭回合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举行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因在乌拉圭举行而得名。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七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前7次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国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1986年9月15〜20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缔约国部长级特别会议上决定发起这一次多边贸易谈判。它是8次谈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谈判。

二、思考题

9. 发达国家常以“保护公平竞争”、“保护就业”、“保护社会公平”为理由对贸易进行干预,结合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79年所说的一句名言:“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被贸易所摧毁的”,评析这些贸易政策。

【答案】(1)富兰克林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说,如果从整个国家福利的角度出发,贸易是更优的选择,能使双方受益。贸易所带来的整体利益要大于没有贸易时的自给自足的状况。经济学家都认为即使是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后的贸易理论,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整体利益要大于没有贸易时的自给自足状况。贸易能促使各国在较小的行业范围内进行专业化生产,不仅可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也増加各国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并且,贸易增强了竞争,减少了封闭经济中不完全竞争带来的市场扭曲。总之,不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都主张

贸易优于封闭的自给自足。

(2)而“保护公平竞争”、“保护就业”、“保护社会公平”的贸易保护理论为贸易干预进行了辩护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践中都是在维护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牺牲的是整个社会的福利。这些保护理论并不是主张不进行贸易,而是认为自由贸易好于自给自足并不等同于自由贸易优于合理的政府干预政策,赞成适当的贸易保护,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本国企业发展及其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增加,使本国的贸易自由。贸易保护论者认为在寡头或者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干预帮助国际竞争中的本国企业可以提高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

“保护公平竞争”论者认为,针对国际市场上存在的政府通过出口补贴、低价倾销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帮助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竞争,造成国外同类企业损失的不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贸易限制,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更好地保证国际上的公平竞争,推动真正的自由贸易。“保护就业论”者认为,从微观层次看,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为保证本国相应企业工人的就业问题,适当的限制进口对增加就业有积极作用。“保护社会公平”论主张通过贸易保护来调节国内各阶层的收入水平,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最典型的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为保护社会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行业的收入水平,国家通过限制进口、价格支持、出口补贴等方式进行保护,将其他行业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这一个或几个行业中,达到一定的社会公平。

10.假设美国目前以每双的价格从韩国进口1000双旅游鞋。征收的关税后,韩国鞋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上升到之后,美国以每双再假设墨西哥旅游鞋的国内均衡市场价格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价格从墨西哥进口1200双旅游鞋而不再从韩国进口。请用图和数字说明美、墨两国的福利变动。

【答案】如图所示,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之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收入为a+c; 北美自由贸易签订之后,墨西哥増加出口,净收益为美国消费者剩余增加a+b, 政府关税收入减少a+c,社会福利増加(或减少)b-c 。

将题中数据代入可得:

美国社会福利变动为

墨西哥的福利变动为:即墨西哥的福利増加$3000。

即美国福利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