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561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配置贸易模型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特定贸易模型。其关键假设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产品边际成本递增;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禀赋不同。

2. 互通有无

【答案】互通有无是指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古代世界贸易就开始于各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它也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机。

3. 生产者剩余

【答案】

生产者剩余它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因为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这最后一个商品以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此低于部分就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4. 克鲁格曼模型

【答案】克鲁格曼模型又称PP-ZZ 模型,是指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78年所写的《规模经济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的旨在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分析当代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克鲁格曼模型中有两个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假设:①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劳动是惟一投入,但成本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即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増加而递减。②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即同行业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质但有一定替代性。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结论有两点:①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福利。

5. 产品生命周期

【答案】产品生命周期

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

弗农

提出了“产品周期

”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学说。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

第 2 页,共 30 页 简称PLC , 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

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问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

6. 紧急保障措施

【答案】紧急保障是相机保护措施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当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 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这一条保护措施是关贸总协定和WTO

,在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政策日益受到限制的情况认可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第19条)

下,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措施对本国企业实行“紧急保护”。

7. 社会摩擦

【答案】社会摩擦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成本。对移民来说,在陌生的国家生活,除了离乡背井远别亲朋,也许还不得不忍受其他人的敌视、偏见和习难。接收移民较多的国家往往存在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问题。由于移民可能会增加社会成本,政治家必须在决定批准多少移民入境和哪种移民入境时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社会摩擦与成本加以权衡。

8. 共同市场

【答案】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二、思考题

9. 什么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请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1)一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从供给角度来看,一国的比较优势、资源和发展阶段是决定该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国主要贸易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影响。

(2)中国的出口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中国的外贸出口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扭曲状态逐渐向符合充分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

②中国外贸出口结构伴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而改善和提高。

总之,中国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经历了由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 3 页,共 30 页

为主的过程,并且已经出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过度的变化趋势。

(3)中国的进口结构的变化

在进口结构方面,主要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主要的进口品,并且保持持续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在80年代和90年代,基本没有变化。

(4)预测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的提高,中国的比较优势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中国会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和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10.长虹集团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垄断竞争企业,电视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如果长虹能够成功地占领欧洲市场,向欧洲国家出售电视机,则对长虹的短期利益会是什么?长期呢?对本国电视机消费者是否有利?画图说明。

【答案】(1)长虹的短期利益

长虹集团成功占领欧洲市场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増加。如图1所示,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增加到边际收益也从移到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增,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

加到)下降到,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

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也有可能上升,消费者受损,但是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出现短期利润。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

图1

(2)长虹的长期利益

长虹的短期利润会引起国内其它彩电企业的进入欧洲市场,与长虹彩电争夺欧洲的这一部分市场,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其它品牌的彩电,长虹面对的需求由国际贸易的需求

的下降到

(见图2)。

第 4 页,共 30 页 减少到而且比不参与更有弹性,直到长虹的利润消失才达到均衡。然而,长虹的生产依然扩张(从下降到)。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

,消费者剩余增加。 ),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增加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长期来讲大量生产并出口可以使价格下降从而使本国的消费者获利,而厂商的利润仍旧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