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前我国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养老市场的需求巨大。这一现实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推动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从基本趋势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的基本格局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而改革的方向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的基础性作用。本论文关注的是如何保持社会力量涉足养老事业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
论文把社会企业的研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现代社会,社会企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治理创新载体,并在全球各个国家发展迅速。这类社会组织的组织形态各异,但其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使其可以融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解决“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慈善失灵”的困境。本论文对社会企业的概念、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对英国Well and Wise in Camden、香港的长者安居服务协会、福州的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成功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论文认为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可以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注入活力。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或者民间慈善组织走上了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
本文以西安市莲湖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分析对象,考察了这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内容、运营模式特点、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论文认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超越了慈善和单纯政府补贴的模式限制,让政府购买基本服务,让企业助力组织发展,让市场为增值服务买单,建立起一个可以盈利可扩展的三界联手服务体制。虽然“如亲”在成立之初和运行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企业”的理念,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组织目标、收入来源、运营方式、利润分配和实际功能已具备了社会企业的基本要素。因此,作者认为“如亲”养老服务中心属于“市场实践型社会企业”和“政策推动型社会企业”的混合体。这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既超越了传统商业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又克服了传统非营利组织造血功能不足的弱点。
尽管社会企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发展居家养老事业的有益力量,但社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管制不合理、资金和资源短缺、公众认知度低、社会企业家精神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推进社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培育社会企业家精神和专业人才、推动跨界合作、构建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