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819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答案】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种原则的简称。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 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
2. 地缘政治学
【答案】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3. 现代农业
【答案】现代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4. 人地关系图式
【答案】人地关系图式是斯宾塞和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该图式包括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义都受到另两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反应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四个要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5. 城市经济区
【答案】城市经济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区一样,也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演变、交通状况、经济联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6. 民俗
【答案】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小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7. 客家方言
【答案】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而且有其特殊原因。客家的先民也是北方的汉族居民,虽然汉民南迁亦始于东晋,但形成特殊的客家方言还是宋代以后的事。因为这时南方各地,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己被早来的移民所占据,后来的移民或居于边缘山地,或与早先来的移民杂居。当时户口上称后来移民为“客”,早来定居者为“主”,因而出现了“客”或“客家”之称。由于山区的闭塞,主客社会上的封闭形成了主客语言上不同。加上后来一些主客之间矛盾,有的地方客家人重新迁移,形成了客家方言的特殊分布区,既有相连成片的地区,又有较多的语言岛。集中分布区位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
8. 白兰士
【答案】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的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9. 多核模型
【答案】多核模型是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学说,由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他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遵循了以下原则:
(1)各种功能活动都需要某种特定的要求和特殊的区位条件;
(2)有些相关功能区布置在一起,可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3)有些相互妨碍的功能区不会在同一地点出现;
(4)有些功能活动受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舍弃最佳区位。
10.结构主义地理学
【答案】结构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地理研究过程中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 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在区位决策研究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资本、生产方式、劳动力等理论,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二、简答题
1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答案】由国家领土位置、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 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12.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 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答案】(1)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2)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
(3)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
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有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区北京家去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13.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答案】(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例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一些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多与民族的构成、宗教信仰、历史等因素。例如①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②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③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汉问题,④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⑤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 ⑥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14.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答案】(1)工业的发展:
①初期发展
a. 科学是前提与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