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814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准实验设计
【答案】准实验设计又称半实验设计,是指完整的标准实验中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件”或“部分”的实验。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如下:
(1)具有不等同组的仅有后测的设计。这种设计有一个具有实验刺激和仅有后测的实验组,一个仅有后测的控制组,但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并不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即两组不等同; 同时对实验刺激也缺乏控制。
(2)有前测和后测的单组设计。这种设计仅有一个实验组,有前测和后测,也有实验刺激,但是无控制组。
(3)仅有后测的单组设计。这种设计比单组设计的组成部分更少,只有实验刺激和对实验组的后测。
2.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控制组
【答案】控制组又称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其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控制组的作用是向我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那样的处理,那么实验组将会发生什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4. 户内抽样
【答案】户内抽样,即从所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户内抽样可以采取两种方法:Kish 选择法和生日法。
5. 封闭式问题
【答案】封闭式问题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选择。封闭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填答方便,省时省力; 资料易于作统计分析。其缺点是资料失去了自发性和表现力,回答中的一些偏误也不易发现。
二、思考与实践
6. 理论对研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实际研究中的例子说明理论的这些作用。
【答案】理论对研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①理论的基础和背景的作用首先是从研究课题产生的角度来说的。具体的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来源:现实和理论。许多经验研究都直接来源于理论并服务于理论。
②对于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所提出的研究课题,理论也通过提供特定的视野和概念框架来体现这种作用。理论告诉研究者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应该去探讨什么。
③比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中的一种具体现象。当我们从社会现实中提出这一研究课题后,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不同的探讨角度和分析视野。无论是“社会资本”理论、“地位获得”理论,还是“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都会使我们对具体现象的探讨更为深入。这些不同理论视野所具有的概念框架将把我们探讨下岗职工再就业现象的研究进程引向新的境地。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①在进行一项经验研究时,理论可以告诉研究者现实中哪些事实是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可以指导研究者去收集特定的事实,对于解释性研究就更是如此。源于不同理论的不同视野关注到现象或问题的不同方面,产生出不同的相关事实,使得人们对问题或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②比如,对于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研究,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视野:一种是“制度的”视野; 另一种是“互动的”视野。前者的理论兴趣在于发现社会中导致各种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机制”。根据这种理论视野,研究者往往会去考察犯罪青少年的家庭背景,考察社会的婚姻制度,考察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处置青少年犯罪的司法制度等等。而后者则更加注重青少年犯罪的“互动情景”。根据这种视野,研究者会集中考察犯罪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范围、交往对象、交往过程,特别是青少年与其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及其相互影响等等。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①在资料的分析过程中,理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举例来说,假设一位社会研究者通过调查得到这样的结果: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结婚的比例明显超过黑人女性与白人男性结婚的比例,前者的比例为20%,后者的比例为4%。如果缺乏理论,研究者往往只能描述这种现象的存在及其特征。一旦涉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或者“二者的情况为什么会如此”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理论来解释。因为“比例为20%和4%”这样的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数字和资料不会自我解释。我们必须依据某种理论,比如交换理论,来对上述数字所表达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说明:由于该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普遍高于女性的社会地位,黑人男性用较高的社会地位去“换取”白人女性较高的人种地位,而黑人女性却
难以做到这一点。
总的来看,理论通过对研究提供有显著意义的指导,通过将基本过程相似的分散结果进行合适的联系,以及通过对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各种联系提供一种解释,大大地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7. 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答案】(1)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①探索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a. 探索性研究的含义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b.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第一,探索性研究主要应用于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或是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第二,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以及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第三,探索性研究在方法上要求比较低且并不太严格,通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其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
第四,探索性研究从资料中所得出的各种结果主要用来“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给人们一个大致的轮廓或印象; 用来“提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可能途径; 用来尝试可用于这一现象或问题研究的合适的方法与工具。它难以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和比较满意的答案。
②描述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a. 描述性研究的含义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b.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第一,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表现在系统性、全面性和结构性上。
第二,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
第三,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的描述需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从而使得样本的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