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广播系统

【答案】广播系统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的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

2. 平民视角

【答案】平民视角,是指进行报道时,立足于城市最基层的普通市民。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因此,报道者的态度是真诚平和的,无论是解说还是评论,都强调朴素直白,体现本色化和市民化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为百姓说话。

3. 民生内容

【答案】民生内容,是指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关注的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一切本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所想的、所关注的、所疑惑的,就是“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所以它对新闻接近性的追求显而易见,重视现场声音画面的冲击力和细节的展现是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公营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公共机构经营型(简称公营型)广播电视机构,通常是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其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视听费),或者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问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

5. 电视接触率

【答案】电视接触率是指一天中收看过电视的人与全体人口数的比率。只要在当天收看过电视的人均计一人次,无论收看时间长短都不重复计算; 但通常在统计上会设定一定的下限,即至少要累计收看某段时间长度以上的人才被统计成为接触电视的人数。

6. 类型化的节目构成

【答案】类型化的节目构成是指媒介主动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具有不同社会价值、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的目标受众的人口学特征,然后再通过恰当的节目类型来聚

合和培养起对这一类型节目最感兴趣的这一人群。这样类型化节目构成的策略和技巧在于,既便于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不同广告诉求日标的最大限度契合,又便于节目本身系列性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7. 有线电视

【答案】有线电视(CableTelevision , CATV ),亦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 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唯一的区别在于它是利用线缆传输信号,目前国际上传输视频信号的通用媒介是同轴电缆和光学纤维。

8. 交换节目

【答案】交换节日是指有线电视系统依据协议或对等原则与其他电视机构交换播出的电视节日,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日常节目的交换播出,以及根据单独协议对一个或若干个节目进行交换播出的方式。

9. 商业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是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与经营,以赢利为其重要目的,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节日销售及其他经营性收入,政府则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商业型的广播电视机构有其他一些称呼,如私有制、独立型、民间型等,都是以商业利润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一种形式。

10.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

【答案】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简称ATV ,英文名AsiaTelevisionLtd. ,官网:http ://www.hkatv.corno是香港本土的另一家商营电视公司,前身为“丽的映声”(有线电视)及“丽的电视”。亚视设有两个频道,分别为中文(粤语)播出的本港台及英语的国际台; ATV 下辖亚洲电视企业有限公司、A TV 在线等分支机构。2002年,亚视宣布己经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批准,亚视本港台及国际台两个频道,透过广东省有线网正式在珠三角落地。

11.非语言符号

【答案】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包括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以外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图画等。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交流中,表情、体态、语气语调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

12.简述电视广播卫星的特点。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

目前的电视卫星多数为地球同步卫星,在信号传输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可有多条信道同时使用,直接与不同的地面站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卫星也可以按需要提供信道线路,连接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面站。

(2)卫星与各地面转的信号传输理论上不受距离的限制。

因此,其技术性能和操作费用也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 由于卫星传输的信道多、信号质量稳定,其性价比与微波传送、电缆(光缆)传送相比要高,因此等面积的信号覆盖费用较低。

(3)信号传输的范围广泛,除了传送电视广播的声音、图像信号之外,也可以传播其他无线电信号、数据等。

(4)广播电视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由模拟信号逐步发展成为数字式压缩信号。

②从传输普通电视广播信号逐渐过渡到传输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信号。

③从集体接收向个体接收延伸,由直播电视卫星(DBS )转播的卫星直播电视(DTH )日益普及。

④从信号的开放传播到加密锁码信号传输,接收端需采用相应的解码技术接收电视广播信号。 ⑤从单纯的节目覆盖功能扩展到利用卫星进行节目交易、双向同步播出、与有线电视联网等多种功能。

二、简答题

13.如何认识我国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

【答案】(1)概念

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是以经济利益为考虑要素,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频段资源、传播效应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运作的所有经营管理和统称,这是广义上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的概念; 从狭义上来讲,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是专指出售广播电视广告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2)对广播电视的功能和属性的认识,属于人们对广播电视事业本质的认识,认识的正确与否,对十广播电视发展和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原有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己越来越不适应广播电视的发展了。广播电视事业并非有形财富的生产者,因此广播电视业可以划入第三产业的范畴。基于这一点,对广播电视的产业性有如下认识:

①广播电视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属于服务性行业。 ②广播电视事业属于服务行业中起社会信息中介作用的信息行业。

③广播电视属信息服务行业,则广播电视经营运作等必然受到供求平衡、市场竞争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制约。

(3)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的现状

对传媒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