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和管制模式。

【答案】(1)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

西方传播学界对于政府机构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问题主要有两种流派: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价值论。

①市场经济论。

自由市场经济中,传播媒介的本质是经济实体,媒介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市场规律的调节,政府部门在其中仅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通过运用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来调控媒体。然而,为保护“充分的言论自由”,政府几乎丧失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监控职能。

②社会价值论。

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利益,政府应当担任主动、积极的角色,行使对传播媒介的监控和调节职能; 若政府对传播媒介放任自流,会导致各种不良信息以“自由”的名义合法登上媒体,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如何在保障尽可能少受限制的言论自由与尽可能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两极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两派学者并没有达成一致。(2>政府对大众媒介的管制模式。政府部门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和控制,可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节日内容和市场结构。

①节日内容。

这是指政府以法规或政策等形式对媒介所传播的特定内容作禁止、限制或强制媒体刊播的规定,从而达到使传播内容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日的。按照西方学者的分类,政府对媒介的内容管制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事前限制、事后惩罚、强制发布。顾名思义,事前限制是指政府在信息传播之前通过许可证制度或事前审查制度对媒体内容加以限制; 事后惩罚制,是政府事先不对媒介传播内容以直接限制,但若媒介传播内容违反有关法规和政令,再对媒介进行相应的追惩的制度; 强制发布则指政府强制媒介传播某些特定的内容。

②市场结构。

这是指政府对媒介的体制及资源配置(如频谱的分配、广播电视执照的核发等)作相应管理,使经营资格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符合公众利益。

2. 简述广播电视谈话节日的历史沿革。

【答案】(1)广播谈话节目的发展

①广播谈话节目的发端,在西方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人们在咖啡馆专门讨论社会问题的公共聚会。随着广播媒介的出现,人们的聚会谈话被呈现在广播中。

②从20世纪20年代,随着广播的普及,广播谈话开始兴起,涉及的话题内容主体包括公共事务、宗教和家庭生活。

③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广播谈话迅速发展,随着电话的介入,听众的节目参与越来越普遍,并引发了社会对公共舆论的热切关切。

④二战和战后电视的普及导致广播谈话一度衰落,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美国地方电台的大发展,使得广播谈话节目再度崛起。而电话也参与成为广播谈话的新特征。

⑤20世纪70年代后,吸引女性听众的情感、人际关系的心理自助节目开始大发展。通过广播访谈或电话参与广播节目,来调节情绪、疏解压力,实现对人际、心理层面的调节。

(2)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与发展

①电视谈话节目的模式和话题取向,从一开始大多数是风靡和成功的广播谈话节目的移植。 ②由于电视的大众文化特征,加上全世界范围内在二战之后对家庭气氛的强烈向往,电视谈话节目从一开始就是温和的、没有论争的家庭风格。20世纪50年代,温和的电视谈话大致有新闻谈话、杂耍式谈话和轻松的名人/明星闲聊。

020世纪60年代,开放的社会风气造就了电视谈话的对抗性,甚至“对抗”本身也是娱乐方式。其后,随着收视率压力越来越大,谈话节目的娱乐化趋势也越演越烈。

④1980年代美国商业电视谈话节目开始朝向两个方向分化:嘉宾与主持人在节目中从观点的针锋相对发展为相互进行人身攻击,以贬损和羞辱对方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主持人或作为知心大姐善解人意,或作为贴心好友同病相怜,令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极其私密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电视传播,变成公众的视线焦点和热门话题。

(5)如今,经济和技术因素促进电视谈话节目的日益多样。

3. 简述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成就、不足及完善措施。

【答案】(1)广播电影电视法制建设的成就

①成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制机构。为进一步对广播电视法规的制定做好前期调研/资料汇整等准备工作以及加强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研拟和制定,国务院广播电视电影部成立了相应的法制机构。

②开展犷广播电影电视法规的清理下作。同时对广播电影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了清理,这是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走法制化管理道路的重要步骤。

③起草、制定了一批广播电影电视法规,基本形成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法规体系。近年来,地方厅局根据本地广播电影电视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快了地方广播电视管理法规的制定工作,丰富了法规体系的立体层次。

④加强立法工作的系统规划,使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立法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并更具计划性。使广播电视立法下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 加强法规制定工作的计划性; b. 加强了法规的协调工作; c. 提高了立法技术。

(2)我国广播电视法规体系的不足

①法规层级不高,缺少广播电视管理中总纲性法律,现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法规主要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行政文件构成。在广播电视法律一时难以出台的情况下,由国务院发布广播电视管理的行政法规,也不失为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②法规体系尚不完备、严谨,法规与法规之间缺少足够的协调与统一。由于缺少总纲性的法律依据,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中,不同的规章、规范之间山于缺少兼容和匹配,会产生不必要的法规冲突。

③法规、政策界限较为模糊,有的方面还有以政策代替法规的现象。提倡广播电视管理法规中的党政分离,并不是否定政策对广播电视管理的正面积极作用,而是要求两者各司其职、互为配合。

(3)改善措施

①加强广播电视管理的立法工作,建立较完备的广播电影电视法律体系。

②加快对现有广播电视管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③加速广播电视管理基本法律的立法工作以及加快制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现有行政法规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尽快形成立法框架体系。

④切实加强管理,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4. 简述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答案】(1)广播电视具有传递信息、检测环境的功能

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通过报道、传播、传递新的符号及其内涵,来确立和改变社会上人们的共同认识,影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甚至影响到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实际行为,实现传播学上的“议程设置”作用。

(2)广播电视具有连接、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

广播电视社会影响广泛,可以通过传递共同的信息和价值观,将现代社会零散的个体凝结起来,促成共同的社会认同,帮助新的社会成员融入其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大规模的具有高度差异性的现代社会整合起来。

(3)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过程的重要基本元素

它既是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借助于媒介的优先使用权宣传政治主张、行使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的平台。

(4)广播电视具有重要的娱乐功能

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广播电视大量占据着人们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从社会文化领域看,广播电视传承社会文化,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

(5)广播电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如与其他相关的娱乐行业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可以获取巨额利润。广播电视赢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