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854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划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是( )。
A. 相关法
B. 区分法
C. 命中率法
D. 失误法
【答案】B
【解析】A 项,相关法是评估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C 项,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
2. 在测量研究中,强调对测验情境关系进行考察的心理测量理论是( )。
A. 经典测量理论
B. 项目反应理论
C. 概化理论
D. 测验等值理论
【答案】C
【解析】概化理论提出了测验情境关系说,在不同的测验情境关系下,测量误差的结构不同,误差量也不同。由此测验编制者可以通过改变测验情境关系达到改善测量,降低测量误差的目的。他们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而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人事选拔领域引入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是( )。
A. 操作测验技术
B. 投射测验技术
C. 评价中心技术
D. 纸笔测验技术
【答案】C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在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是以测评特定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的、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多种角度对测评对象进行观察的一组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价活动。
4. 在格塞尔发展量表中,测量婴儿行为发展水平使用的指标为( )。
A. 教育商数
B. 情绪商数
C. 智力商数
D. 发展商数
【答案】D
【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A. 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经几次修订。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测试内容分
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
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
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
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5.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在三参数逻辑斯蒂模型
( )。
A.
B.
C.
D. D
【答案】A
【解析】
参数为项目区分度,
和对应于点的项目特征曲线斜率成正比,它表示曲线的陡峭程度。参数越大,项目特征曲线越陡;反之越平。它一般在0.8与1.25之间最为有效。为
;D 为量表因子,其值为1.7。 项目难度;为猜测参数(伪随机水平参数)
6. 如果某测验的效度是0.70, 贝U 在测验中无法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 )。
A.0.30
B.0.51
C.0.49
D.0.70
【答案】B
【解析】在测验中可以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效度的平方。效度为0.70表示在测验中可以做 出正确预测的比例为则无法做出预测的比例为
7. 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
A. 大
B. 低
C. 小
中,代表项目区分度的是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再测法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复本法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 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两种求信度的方法都受到测验时间间隔的影响,间隔时间越短所测得的信度系数越大。
8.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 )。
A. 反应定势
B. 反应风格
C. 猜测应答
D. 默认应答
【答案】A
【解析】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 句子完成测验
B.NEO 人格调查表
C. 语词联想测验
D.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B
【解析】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
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语词联想测验等。而B 项,NEO 人格量表即大五人格量表,属于自陈式测验量表。
10.以下公式中,可以用来计算同质性信度的是( )。
A. 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
B. 卢纶公式
C. 克伦巴赫公式
D. 弗朗那根公式
【答案】C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