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传播政治理念,加强政治认同,筑牢政治责任。思想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媒介素养是人利用媒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在潜能。网络时代的科技飞速进步,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大学生认知世界,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蓬勃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是要作为唤醒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参与关心国家事务的手段。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内涵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内涵包含认知维度、价值观维度和修辞表达能力维度三个方面。认知维度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基础,要求大学生在信息爆炸中掌握对于信息真假的反思和选择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思维能力,对于网络媒介的批判精神,以及在二十一世纪掌握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能力。价值观维度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是指大学生在网络匿名化与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挑战下,坚守网络生活的底线价值观,认清各种网络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批判否认社会主义的网络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会思潮。修辞表达能力维度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载体,修辞表达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沟通和行动的重要途径,掌握网络媒介修辞表达的基本方法,需要做到网络修辞内容与形式、逻辑与抒情、“讲道理”与“讲故事”等基本要素的辩证统一。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的明确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路径实施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要将网络媒介素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回应热点问题,重视历史分析方法,甄别媒介舆论的意识形态立场;高等院校要探索开设媒介素养通识课程,借鉴英美国家媒介素养课程的成功案例,逐步实现中国网络媒介素养通识课程的教学设想;同时,也要通过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开发高校各种媒介的教育功能,有效引导和管理高校的网络媒介,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