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问题
【答案】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②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和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答案】社会设置又称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制度的普遍性;
②制度的特殊性;
③制度约束的集体性;
④制度影响的稳定性。
3. 初级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 舒茨(AIfred Schutz)
【答案】舒茨是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经典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他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5. 功能主义
【答案】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20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帕森斯、默顿等人。结构功能主义者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以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因此,他们从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性出发来分析个体行为和社会制度、社会现象,认为所有社会现象必然是某种功能性的体现,功能主义由此得名。
6. 制度化
【答案】制度化是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即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承担某种角色时,他们会按照彼此预知的,并被认为是正当的与合法的方式去行动。制度化不但反映在微观的社会互动之中,也反映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7. 依附理论
【答案】依附理论认为,造成不发达国家之“不发达”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以及由这种依附所导致的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8. 精英循环(帕累托)
【答案】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二、简答题
9. 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案】社区的构成要素
(1)一定数量的人口人是社区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较为紧密的。社区人口对所在社区内的关系依赖性较强。
(2)一定的区域界限这是社区与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特点,社区要求单独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疆界。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叫社区的区位体系,也叫生态体系,它包括地势、气候、动植物等。社区边界的划分标准有:
①按照服务中心所能达到的范围来划分社区某个或某群商业、金融和文化服务中心活动所能达到的地方便是社区的边界。
②以商业种类和商业化程度来划分即经济区,凡在经济上联系紧密的就是一个社区。
③按行政区划分社区在我国,如农村中乡、镇、区、县,城市中的居民区、市等。
(3)一定的行为规范一定数量的人在一定的行为规范制约下,才能统一在一定的地域内共同
生活。一个社区特有的行为规范,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4)一定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个人与他人互动,发生了与群体或社区的联系后,把自己看成其成员并承担义务的情感。
(5)一定的社区组织人们的联系增多后,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协调人们的行为,这就产生了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保证了社区内人们共同生活的秩序,它也是构成社区的要素。
10.什么是角色距离? 依据戈夫曼的角色理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1)角色距离理论
“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角色距离,是指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更进一步说,只有当某种角色不仅适合一个人承担,而且对他具有某种“挑战”意味时,这个人才可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达到“进入角色”的程度。
(2)戈夫曼认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
①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
②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
③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当人们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
11.社会分层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所谓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个标准,即财富一一经济标准; 威望一一社会标准; 权力一一政治标准。
(1)经济标准即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即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能力,其中包括使自己受到良好教育以获得较好经济地位的能力。实际上,这是把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2)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所谓社会身份群体,就是由那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的身份尊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3)政治标准就是指权力。韦伯认为,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在韦伯看来,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财产的所有关系,而且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
12.简述当前中国社会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答案】(1)社会失范的含义
①涂尔干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