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704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答案】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1)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问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2)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并约束其联邦成员;
(3)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4)联邦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5)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与法律为准。
2. 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
【答案】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政治管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的行为。
(1)它们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行为主体相同。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主体都是由这一共同的政治权威主体来完成
②行为原因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与同一性的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制约关系,同时把这种权力地位转化为权威和服从关系,权利主体需要政治统治。同样,政治管理虽是协调各主体的利益,手段有所弱化,但是其根本的原因是一致的。
③根本的目的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权利主体的制约和权威地位。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
(2)它们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出发点不同。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和制约关系为出发点; 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而进行的行为。
②方式不同。政治统治有强治、法治、绩治、理治、德治、心治等方式。政治管理从管理的层面
上来说则有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等。
③作用不同。政治统治主要是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等等。政治管理在政治行为中的作用主要有:
a. 它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b. 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c. 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d. 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e. 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3. 根据斯大林的定义,民族具有哪些方面的一般特征?
【答案】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根据斯大林的定义,民族的一般特征可以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来考察:
(1)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这种共同语言是在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它一经产生并在特定人群共同体中获得统一,反过来又会作为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工具,扩展和加深人们的经济交往与社会交往,成为民族成员间彼此认同的象征和连接纽带。共同的语言对于民族的内聚性、统一性以及历史文化的继承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分散居住在互不相连的地方,彼此没有共同生活地域的人们,是不可能形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只有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之内,共同的语言才能产生,共同的经济生活才能发展,民族文化以及反映在这种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民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是以抵御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
(3)共同的经济生活。这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共同的经济生活主要指一个民族内部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联系,它使民族的各部分相互依存,把民族成员结合为一个特别的整体,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经济、生产技能以及在内部交换和同外族交换方面的特点。这种共同的经济联系体现了民族利益的一致性,因而比其他任何关系都更加密切和重要。它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决定性条件,并对民族的其他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4)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特征。在共同的经济生活、紧密的社会交往和统一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各民族逐步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凭借这种文化传统,各民族一力一面超越自发水平,自觉地提升和表达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又通过连续不断的灌输和教化,将这些价值观念植入民族成员的内心逐渐融入他们的精神血脉,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行动准则与价值追求,最终形成为共同的心理素质。
4. 简述政治团体的特征。
【答案】政治团体是指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政治团体是区别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利益群体。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前提。没有这一基本的前提,也就不会有政治团体。
(2)政治团体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治团体满足团体利益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团体的存在和活动才具有了政治性质。
(3)作为一种非政府性的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在很多具体的利益问题上,它们常常同政府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们试图向政府施加压力以求集团利益的满足,而对于集团的组成及内部活动,政府是无权介入的。在这个方面,政治团体既区别于政府组织,又区别于政党。
5. 政治领导与政治决策
【答案】政治领导是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以及政治领袖等政治管理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和目的,实现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力向的过程。政治领导在政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政治领导人的活动。从政治领导行为的角度讲,政治管理可以被看作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众政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的权威指导过程。
政治决策是指政府或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指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政治决策具有如下特征:它是对公共政治生活所作的抉择,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共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及与其相关的个人和组织(权威性),它的结果决定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指导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普遍服从并执行(强制性)。
(1)二者的相同点是:
①都与国家权力有关,都体现为对国家权力的掌握和运用。
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
③都涉及国家和公共领域而非私人领域的事务。
(2)不同点是:
①针对的对象有所区别。政治领导主要针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领导力。政治决策主要针对的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政治决策是政治领导的对象之一。
②运行方式不同。政治领导主要给予的是宏观上的权威性指导。政治决策主要涉及具体的运行过程和步骤,是落实政治领导的关键所在。
6. 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哪些?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