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建筑构造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楼盖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案】(1)楼盖层的基本组成
楼盖层由面层、楼板、顶棚三部分组成。
①面层
又称楼面或地面,起着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对室内有很重要的清洁及装饰作用。
②楼板
它是楼盖层的结构层,一般包括梁和板。
③顶棚
是楼盖层的下面部分。据其构造不同,有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和吊顶棚三种。
(2)楼盖层的设计要求
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①楼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②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
③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2. 常见的楼梯形式和使用范围?
【答案】(1)直行单跑楼梯
此种楼梯无中间平台,由于单跑楼段踏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故仅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2)直行多跑楼梯
此种楼梯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将单梯段变为多梯段。一般为双跑梯段,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3)平行双跑楼梯
此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当上下多层楼面时,比直跑楼梯节约交通面积并缩短人流行走距离,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
①平行双分楼梯形式是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演变产生的。其梯段平行而行走方向相反,且第一跑在中部上行,然后其中间平台处往两边以第一跑的二分之一梯段宽,各上一跑到楼层面,
通常在人流多、楼段宽度较大时采用。由于其造型的对称严谨性,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②平行双合楼梯与平行双分楼梯类似,区别仅在于楼层平台起步第一跑梯段前者在中而后者在两边。
(5)折行多跑楼梯
①折行双跑楼梯人流导向较自由,折角可变,可为90°, 也可大于或小于90°。当折角大于90°时,由于其行进方向性类似直行双跑梯,故常用于导向性强、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门厅中;当折角小于90°时,其行进方向回转延续性有所改观,形成三角形楼梯间。
②折行三跑楼梯中部形成较大梯井。由于有三跑梯段,常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中。因楼梯井较大,不安全,供少年儿童使用的建筑不能采用此种楼梯。
(6)交叉跑(剪刀)楼梯。
①交叉跑(剪刀)楼梯,可认为是由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但仅适合层高小的建筑。
②交叉跑(剪刀)楼梯,当层高较大时,设置中间平台,中间平台为人流变换行走方向提供了条件,适用于层高较大且有楼层人流多向性选择要求的建筑,如商场、多层食堂等。
(7)螺旋形楼梯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形。其平台和踏步均为扇形平面,踏步内侧宽度很小,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且构造较复杂。这种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但由于其流线形造型美观,常作为建筑小品布置在庭院或室内。
(8)弧形楼梯
弧形楼梯与螺旋形楼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一较大的轴心空间旋转,未构成水平投影圆,仅为一段弧环,并且曲率半径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使坡度不至于过陡,可以用来通行较多的人流。弧形楼梯也是折行楼梯的演变形式,当布置在公共建筑的门厅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轻盈的造型。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3. 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案】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结构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是指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②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承载力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而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2)功能方面的要求
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减少热损失,可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a. 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b.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c.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d. 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②隔声要求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a.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b.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c.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
d. 在建筑总平面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要求
防火要求、防水防潮要求、建筑工业化要求。
4. 确定梯段和平台宽度的依据?
【答案】(1)梯段尺度
①梯段尺度分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梯段宽度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每股人流按550mm 宽度考虑,双人通行时为1100mm , 三人通行时为1650mm , 余类推。同时,需满足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低限要求,并应注意梯段宽度与梯段净宽的差别。
②梯段长度(L )则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其值为
影步宽,N 为梯段踏步数,此处需注意踏步数为踢面步高数。
(2)平台宽度
平台宽度分为中间平台宽度和楼层平台宽度对于平行和折行多跑等类型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0mm ,以保证通行和梯段同股数人流。同时应便于家具搬运,医院建筑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1800mm 。对于直行多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200mm 。对于楼层平台宽度,则应比中间平台更宽松一些,以利人流分配和停留。
5.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其中b 为踏面水平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