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构造(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基本施工工序。
【答案】(1)先张法基本工序
①在台座(或钢模)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并用夹具临时固定;
②支模并浇灌混凝土;
③养护混凝土(一般为蒸汽养护)至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切断预应力钢筋。
(2)后张法基本工序
①浇筑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
②养护混凝土到规定强度值;
③在孔道中穿筋,并在构件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
④张拉端用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并在孔道内压力灌浆。
2. 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答案】(1)外排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檐沟、水落口由设置于建筑外部的水落管直接排到室外地面上的一种排水方案。其优点是构造简单,水落管不进入室内,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美观。外排水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挑檐沟外排水
屋面雨水汇集到悬挑在墙外的檐沟内,再由水落管排下。此种方案排水通畅,设计时挑檐沟的高度可视建筑体型而定。
②女儿墙外排水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于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儿墙。此方案的特点是屋面雨水需穿过女儿墙流入室外的水落管。
③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
其特点是在屋檐部位既有女儿墙,又有挑檐沟。蓄水屋面常采用这种形式,利用挑檐沟汇集从蓄水池中溢出的多余雨水。
④暗管外排水
明装水落管对建筑立面的美观有所影响,故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常采用暗装水落管的方式,将水落管隐藏在假柱或空心墙中。
(2)内排水
内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天沟由设置于建筑内部的水落管排入地下雨水管网的一种排水方案。其优点是维修方便,不破坏建筑立面造型,不易受冬季室外低温的影响,但其水落管在室内
接头多,构造复杂,易渗漏,主要用于不易采用外排水的建筑屋面,如高层及多跨建筑等。
(3)内外排水
根据具体条件,还可采用内外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如多跨厂房因相邻两坡屋面相交,故只能采用天沟内排水的方式排出屋面雨水。位于两端的天沟则应宜采用外排水的方式将屋面雨水排出室外。
(4)排水方式的选择
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屋面形式、气候条件、使用功能、质量等级等因素确定。
①低层建筑及檐高小于10m 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②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③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也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④除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多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织外排水。
⑤高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织内排水,便于排水系统的安装维护和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⑥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天沟内排水,天沟找坡较长时,宜采用中间内排水和两端外排水。
⑦暴雨强度较大地区的大型屋面,宜采用虹吸式有组织排水系统。
⑧湿陷性黄土地区宜采用有阻止排水,并应将雨雪水直接排至排水管网。
3. 井式楼板和无梁楼板的特点及适应范围。
【答案】(1)井式楼板
①含义
井式楼板是指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因此,井式楼板实际是肋梁楼板的一种特例,属于双向板肋梁楼板。
②特点及适用范围
井式楼板宜用于正方形平面,长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矩形平面也可采用。梁与楼板平面的边线可正交也可斜交。此种楼板的梁板布置图案美观,有装饰效果,并且由于两个方向的梁互相支撑,为创造较大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条件。所以,一些大厅采用了井式楼板,其跨度可达20~30m,梁的间距一般为3m 左右。
(2)无梁楼板
①含义
无梁楼板是一种双向受力的板柱结构。为了提高柱顶处平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无梁楼板采用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这样较为经济。常用的柱网尺寸为6m 左右。
②特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无梁楼板,顶棚平整,有利于室内的采光、通风,视觉效果较好,且能减少楼板所占的空间高度,但楼板较厚,当楼面荷载较小时不经济。无梁楼板常用于商场、仓库、多层车库等建筑内。无梁楼盖抗侧刚度较差,当层数较多或有抗震要求时,宜设置剪力墙,形成板柱一剪力墙
结构。
4. 简述饰面装修的作用。
【答案】饰面装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作用
进行饰面装修处理,可提高构件、建筑物对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如氧化、风化等的抵抗能力,还可保护建筑构件不直接受到外力的磨损、碰撞和破坏,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年限。
(2)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的使用功能要求
对建筑物表面的装修,可改善室内外清洁、卫生条件,且能增强建筑物的采光、保温、隔热、隔声性能。
(3)美观作用
建筑师根据室内外环境的特点,通过巧妙组合,可创造出优美、和谐、统一而又丰富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对美的要求。
5. 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案】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结构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是指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②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承载力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而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2)功能方面的要求
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减少热损失,可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a. 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b.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c.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d. 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②隔声要求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a.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b.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c.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
d. 在建筑总平面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