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职组
【答案】职组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系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构成一个职组。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职组是在职系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划分,其作用在于方便职位分类。职组同职系一样也是是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工作的业务性质上进行考虑的依据。
2. 行政执行模型
【答案】行政执行模型是指基于一定的理论预设,通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观察,提炼出行政执行活动的要素,并标示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展现行政执行流程的理论图式。行政执行模型有助于加深对行政执行现象的认识; 有助于行政执行实践的开展:行政执行模型是开展行政执行研究的必要环节。
3. 三大危机
【答案】三大危机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三大危机构成了这个时期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直接动因。政府职能的大规模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扩张主要体现在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两个方面。伴随着职能扩张,政府规模急剧膨胀。政府职能和责任增加,财力资源有限又无获取新资源的良策,从而陷入财政危机之中。伴随着财政危机的是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管理中的失调、失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最终结果是政府形象受损和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
4. 机关文书
【答案】机关文书(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单位处理业务工作所使用的正式文字材料。机关文书是政府部门及公务员为了公共事务的有效开展,在政府部门的决策、沟通、协调、处理、执行等行政活动的过程中,以文本形式,表达和传递政府公共组织的意志、联系各方的最为常用的手段或工具。机关公文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公务文书,其具有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另一类是日常事务文书,未经上级领导机关批转,则不产生约束力,不发生法规作用。
5. 单项决策
【答案】单项决策又称静态决策,它是有关解决某个时期重大问题、提出总任务的决策以及解决有关某个时点状态存在问题的决策的总和。由于这类决策往往是一次性的,因此有人又将这类决策称为一次性决策。在这类决策中,既有战略性决策,又有战术性决策。
6. 弹性授权
【答案】弹性授权,也称动态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完成同一项任务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授权的授权方式。弹性授权适用的情况是:任务复杂,上级对下属的能力和水平无充分把握,环境和条件处于多变状态。弹性授权运用起来难度较大,授权者必须谨慎使用。
7. 行为调控机制
【答案】现代人事行政的动态运作,正如任何有机系统的运作一样,都是由其内部一系列各自履行其功能的运作机制来完成的。公务员的更新机制,履行着这一系统的人员与素质更新的功能; 公务员的激励——保健机制,则从心理方面调控者公务员的工作情绪、工作热情和工作动机。但是,在现代人事行政这一系统中,仅有这两种运作机制是不足的,因为这一系统的主体是各类公务员,而公务员不仅有内在的心理,还有外在的行为,公务员的种种行为势必与整个系统良性运作有极大的关系。因而在现代人事行政系统中,还必须建立起公务员行为的调控机制,它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上调控公务员的行为,规定公务员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人事行政系统有条不紊地、有规则和有秩序地运营。
8. 电子政务
【答案】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综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及内部管理的各种行政技术的总称。电子政务旨在提供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电子政务对现代政府的行政技术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电子政务极大地改善了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
②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9. 自由裁量行为
【答案】自由裁量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实施自由裁量也不是无限制地自由裁量,自由裁量行为也存在一定的羁束因素。法律授权行政主体实施某种行为,即使未为之规定任何一种具体方式、程序、限度,但法律授权时有着明确的授权目的,并通常为之规定了自由裁量的范围,行政主体在实施自由裁量行为时,不能违反授权法的目的和超越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范围。行政裁量偏轻偏重或者畸轻畸重,属于不当或严重不当的行政行为,而非违法行为。但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如果在表现形式上不违法,而动机目的却是为了私利,则构成滥用裁量权,属于违法行为。如对出售过期食品的商家,执法部门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自主决定罚款的数额。
10.工资
【答案】工资是指国家分配给公务员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职级工资制。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部分。公务员法则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四部分,其工资水平与国有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答案】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内涵,都不仅限于该学科的中心点,其意义都是建立在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比较、彼此相交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是主要研究国家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的科学,公共行政学则主要研究政府体制和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制定正确的政府目标和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的科学。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公共行政学源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保卫宪法,是政治学的分支科学。
②两者的研究领域有差别,互为补充。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学充实它的内涵。
(2)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的关系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推行和执行政务及如何使之有效的原理原则和技术方法的学科。行政法学则是以行政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性质和内容是研究和规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其典型表述方式,是各种行政法律规范。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公共行政学源出行政法学,因为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是从研究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开始的。后来由于行政活动日渐繁多,由客观需求所促成的行政裁量日渐增多,引起了人们对行政的普遍关注,行政管理学才逐渐分离独立成一门学科。
②在研究领域上,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都是以国家行政为中心观念的学科。前者有赖于后者不断充实其内容,后者则有赖于前者提供维护自身合法权威的规范,进而加强自身的效能。
(3)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
公共行政学是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企业管理学则是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以来的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两者的关系表现为:
①二者在研究对象、目的和范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企业管理学兴起于行政学之后主要研究如何管理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公共行政学则主要研究如何改进政府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②在理论上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公共行政学借用或吸收了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学的概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