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2001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北京师范大学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科目代码:514

一、名词解释与计算(每题4分,共20分)

1. 机会成本

2. 寡头垄断:

3.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4. 假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 =50000-2000P 和Q S =40000+3000P

求:(1)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厂商的需求函数是怎样的?

5. 假定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亿美元,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有何异同?为什么劣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正、为负、为零?

2. 作图分析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3.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4. 评论不同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主要标准?

5. 西方经济学中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无法消除的?为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试对福利经济学作出评价。

2.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约的悖论?其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案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科目代码:514

一、名词解释与计算(每题4分,共20分)

1.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指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这一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时期内,它的资源的供给量总是相当固定的,或者说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而决不可能同时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一种资源决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 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或者说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应该是各种用途中最优的或者至少是同样有利的。

2. 寡头垄断:指在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量占有了该行业总产量的较大份额。因此,在市场上每个大厂商都有举足轻重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