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从现代化高度出发,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教师靠重复强化维持学习活动,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愉悦感,扼杀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论文首先讨论了自主学习的定义、价值和历史,其次从学习心理角度考察了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高中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特点,并讨论了化学教学中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同时结合化学教学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最后介绍了在化学教学中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方案。 明确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真正确立了学生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将"教学"的真正含义,由过去的"教学生以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教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发展具体体现在自主性发展、自觉性发展、主动性发展、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则是使自主性得到发展的起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自主发展极为重要。现行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的学习过程。而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则是师生以多种形式参与互动和探究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来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内化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能否真正理解,是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思维火花得以自然闪烁。 课堂上,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在课堂上,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尽量安排成自主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学习的吸收率。让学生体验自己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让学生参与基本知识的复习讲解;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参与课堂小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操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灵活地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论文依托前述理论研究进行了实验设计,对实验班用上述模式实施了教改实验,对照班仍然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同一时间进行了相同内容的测试,统计结果显示从动机性信念和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考察,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好于对照班。 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自主学习能力既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条件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