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二) . 9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三)17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四)25 201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五)34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CAPM 的假设?( )

A. 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投资行为是使其终期财富的期望效用最大

B. 投资者是价格承受者,即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运动

C. 资产收益率满足多因子模型

D. 资本市场上存在无风险资产,且投资者可以无风险利率无限借贷

【答案】C

【解析】套利定价理论(APT )假设资产收益率满足多因子模型„套利定价模型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处理多个因素,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忽略了这一点。根据套利定价的多因素模型,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代表关于第一个因素的贝塔系数,

2. 最佳资本结构应该是( )的最低点。

A. 负债资本成本

B. 所有者权益成本

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D. 机会成本

【答案】C

3. 当美元指数下降时,( )

A. 美国出口竞争力提高,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

B. 美国出口竞争力提高,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

C. 美国出口竞争力降低,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帀收益率降低

D. 美国出口竞争力降低,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

【答案】A

【解析】美元指数下降意味着美元贬值,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出口竞争力提高,而德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付息资产收到的利息和本金以本币表示都减少,因而本币收益率降低。

代表关于第二个因素的贝塔系数,依此类推。

二、简答题

4. 如何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构平衡与失衡?

【答案】(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

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把握国际收支的概念:

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的时候,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但通常都是指一年。

②正确理解国际收支中的居民与非居民。

所谓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期限达到一年以上的经济体,否则,该经济体就被称为该国(或该地区)的非居民。

③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判断

在国际收支理论研究中,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按照发生的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所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钓(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扩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而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小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所谓国际收支差额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否则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根据上而的陈述,虽然在理论上只要自主性交易余额为零即可说明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但在现实应用中,需要很多其他的口径来加以判断:

①通过贸易收支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

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的差额。这是传统上用得比较多的判断方法。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通常通过贸易收支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②通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来加以判断。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无形收支(即服务和收入)和经常转移收支。前两项构成经常项目的主体。通过经常项目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以综合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无形

,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等)

的重要依据。

③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加以判断。

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进行判断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复式记账法,当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 当经常项目出现盈余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赤字。因此也可以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来判断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

④综合账户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由于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的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也可以通过综合账户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

5. 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试判断正确否,并解释。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货币疲软是反映资金供大于求、市场利率下跌的一种货帀现象。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

币疲软,是货 币供给过多的结果,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市场物价有上扬的趋势。

,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恶化,因为有时,(2)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

因生产和市场不 景气,经营者负债经营的收益率不高,也会产生货币疲软的现象,此时,就会立即转化为资金价格(市场利率)下跌。此时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恶化。

,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一定就会恶化。当一国的(3)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

货币疲软时,其市场利率对经济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①成本效应。即利率通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来决定它的作用。具体分为三种效应:

第一,投资成本效应,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达到疏导和调节资金流向的效果。利率下降使 投资的成本相应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増长。

第二,产品成本效应,利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流动资金的成本,从而决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产品的成本降 低,产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相应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持有货币的成本效应,这种成本效应有两种,一是持有货市而放弃的利率收入损失,二是因价格变动 引起的购买力的损失。

②利率的预期效应。即中央银行利率变动对人们预期产生的影响。对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预期影响银行的利 率,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货币疲软使人们对市场利率的预期会降低,人们不 愿再将钱存到银行,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消费与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増长。

③汇率效应。利率的变动对一国外汇市场起作用,使该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变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一国的货币疲软,使该国的汇率降低,货币贬值,这会使该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国经 济的增长。

,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是不正确的。所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

6. 为什么我们要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来讨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答案】国际金融是一门从货币金融角度研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学科。但是内部均衡和外不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达到其中一个目标,可能会以损害另一个目标或妨碍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是我国众多发展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的分析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展开。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为实现外部平衡,可以使本币升值,但这会降低本国净出口和经济增长,因此,这一途径就违背了经济持续増长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