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债务危机

【答案】所谓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通常是欠国际

,银行业的债务)由此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也使国际银行业陷入了资金危机,

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造成债务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①旧殖民统治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落后,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外债来弥补国内储蓄的不足和资金短缺以发展经济,但却因国内经济结构落后和基础设施不足而不能得到相应的产出。②国际市场上的比价体系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左右。发展中国家因结构落后而以出口农产品、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十分低廉,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它们的出口收入。③发展中国家因教育水平低下,专业人才不足,加之政局动荡,在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和外债管理上常有不当,由此导致外债的使用效益不尽理想。④除了这三条根本原因外,石油输出围组织在1973〜1974年和1979〜1981年两次将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导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出现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是债务危机的直接导火线。

2. 多重均衡

【答案】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的存在。经济中共存在两重均衡,分别对应着公众对固定汇率制能否维持的不同预期,每种预期都是自我实现的。其中,“好的均衡”(Good Equilibrium)是公众的贬值预期为零,从而使汇率保持稳定;另外一种均衡则是贬值预期,当这种预期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将不断提高利率以维持平价直至最终放弃,这种均衡的结果就是货币危机。由“好的均衡”向货币危机的跳跃常常由一些与经济基本面完全无关的事件——“黑子现象”——所导致。这些所谓的黑子事件经常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之独特的运动规律密切相关,当它导致贬值预期心理时,就会引起投机并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我实现型货币危机”。

3. 补偿性交易

【答案】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

4. 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答案】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进口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

在本国产出水平一定,即资源消耗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增加,来自国外

的资源消耗便相应减少;反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减少,势必要求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増加,两者成反比关系。具体而言,汇率变动具有支出转换效应,本币贬值引起国内资源相对便宜,则国内资源的消耗相对增加;本帀升值引起国外资源相对便宜,则本国生产所使用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或者,从内涵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本国所能交换和利用到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因此,资源消耗型经济増长,其实就是更多依赖本国资源的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其实不仅仅是国内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同时还是更多利用外国资源的经济增长。

用图来表示汇率水平的决定。图中的纵轴表示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向上表示本币贬值,向下表示本币升值。本币贬值使进口资源相对昂贵,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増加,故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正。本币升值使进口资源相对便宜,国外资源消耗增加,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负。假定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外资源消耗的合意比例,也表示本国自然资源使用和劳动力就业的合意比例,那么,交点同时也代表着应有的均衡汇率水平。

图 国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5. 综合账户

【答案】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如果考虑基本账户差额的话,综合账户差额可以理解为基本账户差额加上了短期资本流动)。由于综合账户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

6. 合理搭配原则

【答案】各种国际收支政策,虽然手段有所不同,但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不平衡现象出现时,可能会有多种政策能解决该问题。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以下几对互为替代的搭配:①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②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③支出增减型政策与供给型政策。

二、简答题

7.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这一分析方法与其他理论有什么区别?

【答案】(1)资本市场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对汇率产生了重大影响,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

极为频繁而且波幅很大。这启发人们将汇率看成一种资产价格。这一价格是在资产市场上确定的,从而在分析汇率的决定时应采用与普通资产价格决定基本相同的理论。这一分析方法被统称为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成为汇率理论的重要一派。

资产市场分析有三个假定前提:

①外汇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的当前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

②一国的资产市场包括本国货币市场、本币资产(主要是本国债券)市场和外币资产(包括外国债券和货币存款)市场;

③资金完全流动,套补利率平价(CIP )始终成立。

(2)与传统理论相比,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法在分析方法上存在两点不同。

①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对于普通商品而言,价格是供求曲线相交的结果,只有当影响供求的实际因素变动,例如收入提高后,价格才随供求的变动进行调整。而资产在市场上的供求反映的是对这一资产持有存量进行调整的需要。换句话说,一种资产价格的变动,是由于整个市场改变了对该资产价值的评价,因此在供求关系很少甚至没有发生根本变动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也有可能发生变动,甚至是相当大的变动,其表现就是交易者直接标高或标低价格。所以,资产市场说一般又被称为汇率决定的存量模型。

②在当期汇率的决定中,预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普通商品市场不同的是,资产市场对未来经济条件的预期会非常迅速地反映在即期价格之中,因此对资产价值评价的改变在相当程度上起因于预期的变化。这就导致在现实经济条件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汇率仍然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③除此之外,由于政府力量的日益强大,资产市场分析法将政府当作市场交易的一类主体,偏重分析政府在市场上的行为对汇率水平的影响。

8. 什么是蒙代尔分配原则?

【答案】蒙代尔分配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最大影响力的工具,即在影响政策目标 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具体而言,蒙代尔分配原则是指在运用政策,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时,分配给财 政政策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 用大于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它倾向于扩大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利差,促使大 量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进而

影响国际收支。为获得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同时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如下表所示:

蒙代尔的分析对经济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存在以下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