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14外国美术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出现于中世纪后的欧洲,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所提倡的概念,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古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土权、服务宫廷。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有重理性、重典型、重古代、重素描等。

2. 新客观社

【答案】新客观社是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他们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在G ·格罗斯、O ·迪克斯和M ·贝克曼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中,严峻的感情和毫不含糊的细节描绘构成了他们共同的艺术特色。

3. 丢勒

【答案】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他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又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丢勒还用版画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欧洲,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也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主要作品有《启示录》、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等。

4. 包豪斯

【答案】包豪斯是指20世纪初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其创始人是著名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这所学校采用一套新的教育方针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派艺术大师,是西方激进艺术流派的摇篮。包豪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思想,明确肯定了现代化大生产对创造美的意义,创立三大构成课程,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使工业设计获得了全新的内涵,并把工业设计运动推向了高潮。

5. 罗伯特·康宾

【答案】罗伯特. 康宾是尼德兰14世纪后半叶的宗教画家。1406年起,尤以擅长祭坛画闻名于各地。康宾作品中的宗教人物富有生活气息,他的绘画风格接近杨凡. 埃克,但是人物形象,尤其是在细节刻画上,比杨. 凡. 埃克更细腻。著名作品有《受胎告知》、《耶稣诞生》等。

6. 拜占庭艺术

【答案】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其建筑运用拱券、弯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

7. 哥特式建筑风格

【答案】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它采用尖券和助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比半圆形的拱顶受为稳固,并能够跨越各种形状的开间,在助拱间填以很轻的石片和纤细的墩柱使可支撑拱顶的重量了。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了,允许空前规模地采用彩色玻璃画。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8. 波洛克

【答案】杰克逊·波洛克是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1943年开始转向抽象艺术。1947年开始使用“滴画法”。波洛克的“行动绘画”摒弃了画家常用的工具、材料,摆脱了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为尔后西方的行动派艺术开了先河。波洛克的创作,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外拓客观世界和内在深处意识的精神,但也表现了美国知识界某些狂躁、忧虑和焦灼不安的情绪。代表作品有《秋天的韵律》、《第三十二号,1950》和《第一号,1950》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是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而后迅速波及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它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们开始张看眼睛看人和世界。他们认为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描写人和描写人存在的世界,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2)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倾向。尽管这时的艺术创作还离不开宗教题材,但是艺术家们常常是照着现实生活中的人来刻画圣母、耶稣和其他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与此同时,异教题材也开始出现了,人们在这个时期可以在画上看到裸体的维纳斯、沐浴的狄安娜,这种人体的艺术无疑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一种挑战。

(3)在艺术技法上,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

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4)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5)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6)美术的家的队伍发生了变化。艺术逐渐从僧侣手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专业工匠手中,从而促使美术家队伍的扩大,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0.简述色彩与素描之争。

【答案】色彩与素描之争发生在17世纪末的法国,从皇家美术学院内部开始,结果影响到整个18世纪的画坛风

(1)争论双方论争双方的领袖一边是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勒布伦,一边是他的继任者米尼亚尔。勒布伦推崇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认为“启迪心灵的素描高于刺激感官的色彩”,米尼亚尔则标榜佛兰德斯巴洛克巨匠鲁本斯,主张“能够强烈表达人的感觉的色彩比素描更忠实于自然”。

(2)争论结果

勒布伦去世后,鲁本斯派占了压倒性优势,鲁本斯以及威尼斯派色彩大师提香、委罗内塞等成为法国画家争相追摹的对象。

(3)争论意义

色彩与素描之争不仅使得艺术家们更深入得了解两者的特色与区别,也为法国画坛一代新风——罗可可绘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11.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的出席那被认为是欧洲造型艺术从传统艺术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的里程碑。简述印象主义画派不同以往的艺术主张和和技术特点。

【答案】(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2)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

①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柯罗、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

②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3)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

①注重素描和造型的画家群,以德加为代表;

②重视光线和色彩丰富变化的画家群,以莫奈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