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大学艺术学院623中外美术史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观念艺术
【答案】观念艺术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并影响欧亚各国的艺术流派,认为艺术家的概念、观念在艺术活动中是第一位的,真正的艺术品无需由艺术家创造物质形态,而主要通过各种媒介(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和艺术家本人的身体、行为)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传达给大众,观念艺术特别重视观众的参与。德国艺术家波伊斯是重要代表人物。
2. 穆里略
【答案】穆立略是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美术界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是“黄金时期”艺术传统的继承者。委拉斯贵支和凡·代克的艺术曾对他产生过有力的影响。他善于画宗教题材画和风俗画。他的宗教画和苏巴兰、里韦拉一样强调世俗化的特点,表现了人间的情趣,风俗画更加明显的继承了17世纪上半期的现实主义传统,平民写实的精神在他的风俗画作品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3. 蛮族艺术
【答案】蛮族艺术,又称蛮族文化,是指从4世纪末至6世纪末,欧洲发生的一次大的民族迁徙中,所带来的各自的民族文化。“蛮族艺术”带有更多原始艺术的粗犷性,并将之运用到基督教艺术中。在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玉石、髯绘彩画等手段制成的日常用品。圣经的手抄本和装帧极为著名。
4. 《最后的晚餐》
【答案】《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画面中,耶稣处于正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均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凌乱、分散。这幅画中,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5. 《思想者》
【答案】《思想者》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的作品,他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6. 罗丹
【答案】奥占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代表作品有《思想者》、《加莱义民》、《青铜时代》、《手》等。
7. 罗可可
【答案】罗可可是指一种小巧、珍奇、雅致、轻快、富有生气的文化艺术。十八世纪的法国的文化艺术称为罗可可,是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罗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为代表。
8. 北欧岩画
【答案】北欧岩画是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原苏联北部等地的露天的岩画。它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到为主,以写实为主; 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工艺美术的萌芽。
9. 华托
【答案】华托是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绘画新样式,即描绘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享乐场面的雅宴画。他在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景象中营造出梦境般的优雅气氛,但总是带有淡淡的哀愁。代表作《舟发西苔岛》《热尔桑画店》《小丑》。
10.表现主义
【答案】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通常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是其显著特征。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
二、简答题
11.简述17世纪佛兰德斯绘圈的代表人物以及艺术特色。
【答案】17世纪佛兰德斯绘圈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鲁本斯和凡. 代克为代表。
(1)鲁本斯鲁本斯是最伟大的巴洛克画家,主要艺术特色:①作品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富于想象力和戏剧性。②人体造型丰满雄健,色彩鲜艳饱满,给人以富丽堂皇、欢腾鼓
舞的艺术感受。③代表作有《抢劫吕西普斯的女儿》《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上十字架》等
(2)凡·代克凡·代克(1599-1647),佛兰德斯著名画家。主要艺术特色:①他擅长肖像画,形象朴实、自然,笔法严谨。②后期作品巴洛克风格明显,对英国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③主要作品有《保利纳·阿尔多诺像》、《圣奥古丁德心醉神迷》、《安娜·瓦克》、《查理一世行猎图》等。
12.简述古希腊神庙建筑主要的三种柱式,它们有哪些审美特点?
【答案】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同时形成了三种基本柱式:
(1)多利亚柱式:它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枝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好像人的肌肉在负重,有一种紧张的情况下稍稍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枝头简单,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古罗马人认为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
(2)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柔美。它有柱基,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古罗马人认为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的女性人体的模仿。
(3)科林斯式:它是以后的希腊人在上面两种柱式的基础上另外创造出一种柱式。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
13.简述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画家丢勒的艺术特色。
【答案】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不仅是油画家还是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均有著作出版,特别是在油画和版画上都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特色表现在:
(1)丢勒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又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2)其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缤密,把中世纪为印刷《圣经》而延续下来的木刻图画提高到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艺术。
(3)其油画则精于写实,气魄宏大,色彩鲜丽灿烂,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技巧与德国式的理性思想完美结合起来。代表作有版画《四骑士像》、油画《四圣徒》。
(4)丢勒的肖像画刻画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物,他们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同时还具有日耳曼人严峻、刚毅的性格特征。
(5)丢勒还用版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欧洲,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其铜版画《农民和他的妻子》、《三个农民在谈话》、《农民舞蹈》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