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822微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化学疫苗。
【答案】化学疫苗是用化学方法提取病原体中有效免疫成分的化学纯品疫苗,其成分一般比亚单位疫苗更简单,例如由肺炎链球菌或脑膜炎奈氏球菌的荚膜多糖成分制成的多糖化学疫苗。
2. 灭菌。
【答案】灭菌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除菌方法。
3. 表位。
【答案】表位是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化学基团,它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 原生质体。
【答案】原生质体是指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
5. 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答案】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是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慢病毒病,以全身免疫系统损伤为特征,
由于免疫缺陷,抗感染能力下降,以致发生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神经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7. 类囊体。
【答案】类囊体是位于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封闭而成的扁平小囊,数量很多,彼此连通。
8. 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围免疫器官。
【答案】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或类似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 )? 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答案】(1)单细胞蛋白质(SCP )是从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
(2)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的原因是:
①它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如酵母或细菌于正烷烃类(n-alkane )中培养而成;
②酵母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氨基酸组分齐全;
③利用原料广,能利用各种糖类,可就地取材;
④对营养要求简单;
⑤可连续发酵;
⑥生产速率高,酵母菌的倍增时间较短,因此多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
10.比较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的区别。
【答案】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的区别如下表。
表
11.什么是双名法和三名法?什么时候用双名法和三名法?
【答案】(1)双名法的定义:
双名法是指一个物种的学名前面一个属名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两部分组成,属名的词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字首须小写。
(2)三名法的定义:
三名法是以种为中心用二名法对群的命名不能完全表达时所采用的命名方式。由属名+种本名+亚种本名三部分所组成的。
(3)双名法和三名法的使用条件:
当某种微生物有十一个亚种时,学名就应按三名法,它应该由属名+种名加词+符号subsp 或var+亚种或变种的加词。在双名法和三名法中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或变种的加词须排斜体字。而且符号符号subsp 或var 可省略。
12.T 细胞的表面标志有几类?试简介之。
【答案】T 细胞表面有其独特的表面标志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两类。
,它能与周围的绵羊红细胞相结合而形成一玫(1)表面受体如绵羊红细胞受体好(E 受体)
瑰花状物,可用于检测外周血中T 细胞的数目及其比例。正常人中T
细胞约占总淋巴细胞数的
在体外条件下,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并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DNA 合
成和进行有丝分裂,因而可将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一类物质称有丝分裂原,即有丝分裂原受体。
T 细胞的表面抗原是第二类表面标志,(2)实际上就是T 细胞的抗原受体,或称T 细胞受体,这是执行复杂和精确的识别抗原性异物的物质基础之一。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而只能识别经APC 加工后递呈的抗原。
13.试以Helmstetter-Cummings 法来说明获得微生物细胞同步生长的方法。
Helmstetter-Cummings 法是指一种获得细胞同步生长的方法。【答案】此法是根据某些滤膜可
吸附与该膜(如硝酸纤维素)相反电荷细胞的原理,让非同步细胞的悬液流经此膜,于是一大群细胞被牢牢吸附。然后将滤膜翻转并置于滤器中,其上慢速流下新鲜培养液,最初流出的是未吸附的细胞,不久,吸附的细胞开始分裂,在分裂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仍吸附在滤膜上,另一个则被培养液洗脱。若滤膜面积足够大,只要收集刚滴下来的子细胞即可获得满意的同步生长的细胞。
14.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3)干扰素的诱导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总的过程为:
,并进一步诱导出干扰病毒侵染人或动物细胞后,在其中复制时可产生dsRNA (双链RNA )
素RNA ,再由它转译出干扰素,同时,宿主细胞死亡。这种干扰素被分泌出来后,主要对同种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有极高的亲和性,两者结合后,可刺激该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 VP 。这些A VP 与侵染病毒的dsRNA 发生复合后,A VP 被活化。活化的A VP 可降解病毒mRNA ,从而阻止其转译出病毒蛋白,这样,病毒的増殖就受到了抑制。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所产生的防御外来物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