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75普通化学[专业硕士]之基础有机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验结果表明, 苯乙烯分子中的乙烯基是第一类定位基, 苯三氯甲烷分子中的三氯甲烷是第二类定位基. 试从理论上解释之.

【答案】苯乙烯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

可以形成以下三种络合物: 进攻邻位

:

进攻对位

:

进攻间位

:

由以上可以看出,

进攻邻位和对位所生成的电荷可以分散在乙稀基上.

进攻间位所形成的

络合物, 均是四种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且正络合物, 是三个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且正电荷

只分散在苯环上. 已知共振杂化体的极限结构越多越稳定, 且正电荷越分散越稳定. 因此, 苯乙稀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 亲电试剂主要进攻乙烯基的邻位和对位, 故乙烯基是第一类定位基.

苯三氯甲烷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

将形成以下三种络合物: 进攻邻位

:

进攻对位

:

进攻间位

:

由以上可以看出,

三种络合物虽然分别是三种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但进攻邻位和对位所

形成的络合物的共振杂化体,

均有一个极限结构是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直接与强吸电子基相连, 正电荷更集中而不稳定, 而进攻间位则否, 因此

,

第 2 页,共 39 页

与苯环直接相连时

, 将指导亲

电试剂进攻其间位, 即—CC1. 是第二类定位基.

2.

将甲基苯乙烯和联乙酰(2, 3-丁二酮) 混合光照, 得预期的异构氧杂环丁烷, 产率48%.生成的另一化合物是A.

当的标记分布原因

.

【答案】A 的形成过程如下:

A

二酮以三线态的形式与烯加成, 氧连在取代较少的烯一端, 形成较稳定的双自由基中间体,

它可关环成氧杂环丁烷, 也可发生氘转移形成A.

3. 用Skraup 法合成6-甲氧基喹啉.

【答案】

4. 比较化合物(A)、(B)、(C)

进行应的速率快慢, 并阐明理由

.

甲基苯乙烯上的甲基被CD3代替后, 氘的分布如A. 解释A 的形成和观察到

反应的速度快慢, 并阐明理由. 比较化合物(C)、(D)进行反

【答案】(A)、(B)、(C)

进行的空间位阻最大

.

反应时的速率快慢为:(C)>(A)>(B).因为(C)的空间位阻最小, B

(C)和(D)

进行

反应时的速率快慢为:(C)>(D), 因为(C)的能量高.

第 3 页,共 39 页

5. 写出双环[2.1.0]-2-戊烯转变为环戊二烯的结构变化过程.

【答案】

6. 利用迈克尔(Michael)反应制备下列每一个化合物

.

【答案】

(a)

(b)

(c)

(d)

第 4 页,共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