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939环境化学(II)[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环境容量
【答案】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指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不同土壤其环境容量是不同的,同一土壤对不同污染物的容量也是不同的,这涉及到土壤的净化能力。
2. 光化学反应【答案】光化学反应是指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初级过程是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3. 植物修复
【答案】植物修复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和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消减污染物的毒性的环境修复技术。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沉积物和土壤的原位处理。
4. 拮抗作用
【答案】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
二、选择题
5. 气溶胶中粒径( A.
B.
C.
D.
【答案】D )的颗粒,称为飘尘。
【解析】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的为最多。
降下来。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以下,尤以以下的颗粒物。器在滤膜上所收集至啲颗粒物的总质量,用TSP 表示。其粒径多在降尘,是指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
ISO
)建议将其定为飘尘,是指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小于
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
可吸入粒子,是指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6. 我们可以用(
A.ALK
B.TH
C.DO
D.COD
【答案】D )标准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
【解析】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
7. 哪种行为不会造成污染?(
A. 将垃圾填埋在垃圾填埋池中
B. 燃烧矿物燃料
C. 使用太阳能
D. 使用天然气
【答案】C )
【解析】A 项,垃圾填埋会产生空气的污染并且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B 项,燃烧矿物燃料会产生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C 项,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不
等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会造成污染;D 项,使用天然气,会产生
8. 大气中浓度最高的温室气体是(
A. )。
B.
C.
D.
【答案】
D
【解析】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
三、计算题
9. 计算水的氧化_还原限度,并计算在氧饱和时天然水体的
【答案】(1
)水的氧化限度计算过程如下:相应的氧化反应的(2
)水的还原限度计算过程如下:(3
)氧饱和时天然水体的
将计算过程如下:代入氧化限度式,得
四、问答题
10.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并简述镉对人体的毒性。
【答案】(1)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