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6普通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梅拉特反应。
【答案】梅拉特反应是指在高温作用下,溶液中氨基化合物(氨基酸、肽、蛋白质等)中的游离氨基与羰基化合物(糖类)中的羰基相互反应而产生深褐色产物的复杂反应。
2. 假根。
【答案】假根是指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连接处下方生长出须的根状菌丝,它们深入基质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
3. 湿热灭菌。
【答案】湿热灭菌是指利用热的蒸汽杀死微生物的灭菌方法。湿热灭菌又分常压蒸汽灭菌和加压蒸汽灭菌。
4. 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5. 同步生长。
【答案】同步生长是指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6. 硝酸盐呼吸
【答案】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这是一种异化性的硝酸盐还原作用。能进行硝酸盐呼吸的都是一些兼性厌氧微生物即反硝化细菌。
二、填空题
7.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构成。
【答案】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8. 在液体培养基中,放线菌常以_____的方式繁殖,工业上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增殖的。
【答案】菌丝断裂后的片断形成新的菌丝体;液体发酵
9. 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种是_____的营养缺陷型_____,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_____的存在。
【答案】鼠伤寒沙门氏菌;/uY; “三致”毒物
10.引起艾滋病的病原是_____。
【答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1.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T 细胞;B 细胞;第三淋巴细胞;第四淋巴细胞
12.根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可将有鞭毛的细菌分为五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一端单鞭毛菌;两端单鞭毛菌;一端丛生鞭毛菌;周生鞭毛菌;两端丛生鞭毛菌
三、简答题
13.现代微生物分类主要根据基因型特征来建立分类单元,基因型特征的测定通常都需要高新的复杂技术,而以实用为目的菌种鉴定却希望采用更易于测定的表型特征,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答案】解决矛盾的方法:
研究建立简便快捷的基因型特征测定方法;
更广泛地研究各分类单元之间表型特征的区别。
14.变态反应的几种类型和相应的几种疾病各是什么?
【答案】变态反应包括四种类型,分别为:
(1)型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型或速发型,常见疾病有青霉素或抗毒素血清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2)型变态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常见疾病有血清减少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等;
(3)型变态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血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型变态反应又称T 细胞介导型或迟发型,常见病有传染型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等。
15.不产氧光合微生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能量? 简述这些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生态分布。
【答案】(1)不产氧光合微生物主要通过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反应产生能量,具有循环式光合
磷酸化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真细菌中的光合细菌,它们都是厌氧菌,分类上被放在红螺菌目中。
(2)红螺菌目的主要科属见以下图解:
图
它们是一群典型的水生细菌,广泛分布于缺氧的深层淡水或海水中。
16.简述青霉属真菌的无性结构特征及其作用。
【答案】(1)结构特征:
①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
②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
③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
④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
(2)作用:
①可产生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还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等有机酸;
②危害水果,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皮革、纺织品等的霉坏变质;
③有的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在实验室和研究微生物中是一类污染菌。
17.简述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
【答案】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是:
(1)菌体为丝状体,营养细胞为绿色,藻丝不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