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研究的质量
【答案】研究的质量:指一个研究在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防止和减少系统误差(偏向)及随机误差的程度。
2. 质量相关,品质相关
【答案】质量相关,指一列变量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型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类性质变量,欲求两者之间的直线相关,多用于量表和题项评价,包括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两种。
3. 固定因素
【答案】固定因素:指该因素在样本中所有的可能的水平都出现了,该因素的所有可能水平仅此几种,针对该因素,从样本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所有水平的状况,无需进行外推。
二、简答题
4. 试比较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的特点及比较三者在不同分布中的位置关系。
【答案】(1)算术平均数,记为M ,是最常用的集中量,具有稳定性、样本一致性,适合于后续的统计分析。样本平均数
量。
(2)中数亦称中位数,记为Md ,本质上是一种百分位数,性能不如平均数,它实际上主要是考虑“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因此无法保证原始数据的信息得到保留,主要用于对数据集中趋势的快速估计。但当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中数的代表性优于算术平均数。此外,中数可用于等级尺度数据集中趋势度量。
(3)众数,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次数分布中频数最多组的组中值,记为
众数的计算最为简便,同时损失的信息也最多。它主要用于对数据集中趋势的快速估计和名义尺度数据集中趋势度量。
若则为负偏态,分布曲线的“小尾巴”朝向数轴负方向,反之为正偏态(中数始终在中间)。正态分布中,三种集中量数相等。
5. 如何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 试简述其一般步骤。
【答案】(1)由标准正态分布特性可知,标准正态曲线下某个Z 分数范围确定的区域面积等于随机变量(Z 分数)相应取值的概率。可通过两类假设、小概率事件原理和两类错误以及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来对假设检验的原理进行理解。
(2)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第 2 页,共 33 页 常作为总体平均数(u )的估计量,且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
①根据问题信息和检验目的写出两种假设
号表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非参数检验中)。
②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U (如Z 、t 、
③根据样本值计算统计量U 的值u 。 通常可以先写出
再写出可以用符F 等),参数检验要求U 必须有精确分布并包含被检验总体参数,且无未知量;非参数检验未必有精确分布,但都有类似的统计检验表。
④据显著性水平和U 的概率分布,查表找出拒绝域和接受域的临界值,注意在双侧检验时要查
接受和;单侧检验时只需查一侧U 。即可。 (某些分布中两临界值互为相反数)单侧检验中
则若都拒绝则若Z>1.64或Z<-1.64,否定零假设,认为差拒绝例如,上述的正态u 检验中,⑤统计决策,
双侧检验中若
否则接受则否定零假设,认为差异显著;若改成双侧检验,差异量,使用双侧检验更不容易得到显著结论。
6. 什么是桔子与苹果问题,该如何控制?
【答案】桔子与苹果问题:对元分析的最尖锐的批评之一就是认为其不应该将研究对象、结果测量指标、实验设计以及测量方式等不同的各项研究所得的结果结合在一起,因为这就好比将桔子与苹果拿来比较,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目前,主要是通过进行异质性检验来缓解这个问题。
7. 如何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
【答案】全面的文献检索都会使用到以下一些方法:
(1)计算机检索,一般是通过关键词进行,因此需要注意:关键词可能会随着时代而发生一定变化,有时变化还很大,选用正确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查全十分重要。
(2)手工检索,通过人工逐篇翻阅有关文献,主要是对计算机未能检索到的文献再次进行检索,因此,检索范围应尽可能的广,应包括专著、书、单行本、期刊、正式或非正式的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以及各种私人交换资料等“逃逸文献”。
(3)从有关研究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仔细查阅已经检索到的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根据这个线索继续进行查询。
(4)专家询问法,向该有关领域的专家、同事收集相关信息,特别是对一些基本内容符合要求,但报道不详细的文献如摘要等,应通过与作者联系获得元分析所必需的信息。
8. 试以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答案】(1)科学研究的特征
a. 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b. 设计研究的方案;①系统性。科学研究是系统地进行研究,体现在:
c. 收集资料;d. 整理和分析资料;e. 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说。
②重复性。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重复的,即不同研究者运用同样或类似的程序和
第 3 页,共 33 页
异显著。注意到,由于单、双侧检验中两端分配概率不同,双侧检验中的临界值更极端,同样的
方法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
③证伪性。任何科学规律和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逾越其适用范围,科学结论就会变成谬误。
④开放性,主要表现在:a. 多视角;b. 公开性;c. 可争辩性;d. 科学研究无禁区。
(2)心理学研究
巴甫洛夫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研究就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特征,巴甫洛夫先是观察到生活中狗分泌唾液的现象,继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出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此后,华生在他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小艾尔伯格的实验,证明恐惧情绪后天习得的结论,也间接证明了巴甫洛夫实验是可证伪的和开放性的。
9.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内容。
10.主要的资料编码方式有哪些?
【答案】不同的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方法,编码方式可能差异很大,几种常见方式包括: ①封闭式题项:这种题项的回答通常只包含有限个确定的类别,比较易于编码,只需注意各答案和编码的内在逻辑顺序即可。
②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内容分析法是收集和分析文本中专项内容(包括语词、意义、画面、符号、概念、主题等)的技术。内容分析中的编码除了要确定分析或记录单元,如字词、主题等,还要区分情景单元,即分析或记录单元出现的上下文。
内容分析编码的特殊之处在于某些隐含信息在文本中无法直接找到,只能通过对上下文的语义分析和一定的操作性定义加以确定,这可称为隐性编码。
三、综合题
11.比较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论的特点。
【答案】(1)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主要有极限法、平均差误法和恒定刺激法三种。
①极限法又叫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法或差别法。极限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
第 4 页,共 33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