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答案】与物理测量相比较,心理测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贝_样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水平。从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与从另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情况在人格测量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

(2)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心理特质具有内隐性,只能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不可能像物理测量中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量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这就决定了心理测量只能是一种间接测量。

(3)心理测量具有客观性。心理测量的量具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编制,经过长期的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

(4)心理测量的目标虽然是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远不及物理测量的精确度高。

2. 什么是效标和效标测量?

【答案】(1)效标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

,它直接获得的人们所感兴趣的行为。人们所感兴趣的行为往往是一个观念上的东西(观念效标)

必须用一个数字或等级来进行表达(效标测量)。其中,效标测量的特点有:

①多样性;

②复杂性;

③特殊性;

④时间性。

(2)效标测量要想较好地体现观念效标,效标测量本身就必须是有效的和可靠的,而且还必须客观、实用。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①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②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3. 确定常模团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确定和选择常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群体必须明确

一个测验可能有许多常模团体,而确定多少常模团体,依赖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群体的认识。在告诉测验使用者时,也同样必须有对每个常模团体的性质与特征的简短而明确的叙述。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常模团体缺乏代表性,会使常模资料产生偏差而影响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为了克服取样偏差,在搜集常模资料时,一般采用随机取样或分层取样的方法,有时也可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3)样本大小要适当

“大小适当”并没有明确的指标。一般是从经济的或实用的可能性和减少误差这两方面来综合考虑样本大小的。常模大小取决于总体的数目、研究需要和群体性质,以及试测的结果。

(5)注意常模的时间性

在考虑常模的合适性时,不能忽略对常模时间性的要求。由于几年前所编制的常模往往不适于现在的要求,因此常模必须定期修订。在选择合适常模时,注意选择较为新近的常模。

(5)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

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是为典型团体建立的,比较一般化,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对此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为每一个特定目的的测验建立特殊常模。特殊常模是为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为子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测验使用者可将特殊常模与一般常模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量的信息。

4. 已知某态度量表有6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0, 0.81,0.79, 0.78, 0.80, 0.82, 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6.00,求值。

【答案】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得:

因此,值为0.84。

5. 某测验对11名被试施测,结果数据如下表,试计算各题的难度、区分度。

【答案】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题目1、2是选择题,得分只有两种情况;3、4、5、6题为非选择题,得分较为分散,这就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⑴题目1:

难度:

区分度:因为是0、1记分形式,所以采用公式

代入数值得,

代入公式

(2)题目2:

难度:通过率 可得, 区分度:因为是0、1记分形式,所以也采用公式

代入数值得,

代入公式

(3)题目3:

难度:

可得,r=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