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机化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 ( )

A.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B.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C. 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增加

D. 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

【答案】B

【解析】计划生育政策会使人日下降,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率下降; 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影响的是短期总需求,对长期经济增长无影响: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都属于技术进步,会促使长期经济增长率增加。

2.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意味着产品市场( )。

A. 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 和货币市场均非均衡

C.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D. 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答案】C

【解析】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两者的交点当然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点。

3. 扩张性则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答案】A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起刺激作用,从而能缓和经济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或减少税收,因此政府债务将增加。

4.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 )。

A.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出口

D.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

【答案】A

【解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说明一单位美元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用人民币标价的中国商品变得便宜了,所以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减少对中国的出口。

二、论述题

5. 试阐述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

【答案】存货是企业持有的作为储备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产品)以及产成品。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是多力一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

(1)保证生产的平稳化。商品的市场需求存在波动性,伴随市场需求的波动,企业的产品销量也会经历高涨与低落。由于可以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企业不必随时调整生产以适应销售的波动,因而会减少因频繁调整生产线和产量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在需求低落,产量高于销量时增加库存:在需求高涨,产量低于销量时,削减存货。

(2)避免脱销。产品的生产需要时间,不可能瞬间完成,企业常常需要在了解顾客需求水平之前作出生产决策,为了避免产品销量意外高涨而脱销,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

(3)提高经营效率。与频繁少量订货相比,企业大量订货以持有库存的成本更低一些。 (4)一部分存货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有些库存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为有的产品在生产中要求多道工序,当一种产品仅仅部分完成时,会被作为企业存货的一部分。

6. 简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问题上观点的主要差异。

【答案】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始于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对1861--1957年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后被经济学家用通货膨胀率代之)之间的统计关系的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非线性反向变动关系,即失业率较低的时候,货币工资上涨较快; 在失业率较高的时候,货币工资上涨得较慢。然而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存在差异。

(1)凯恩斯主义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问题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通货膨胀则是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产生的,因此,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发生:与失业相伴随的通货膨胀率应当为零; 而与通货膨胀率相伴随的失业率应当为零。

(2)货币主义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问题上观点

以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适应性预期和自然失业率为分析工具,部分地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货币工资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替代的反向变动关系。

他们认为,只有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才存在相互替代的反

向变动关系; 而在长期内,这种反向变动的相互替代关系并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互不相关的,失业率总是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而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因此长期失业率或称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与通货膨胀率无关的垂线。

(3)理性预期学派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问题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通过理性预期理论全面地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菲利普斯曲线不仅在长期内不存在,而且在短期内也不存在。

这是因为,人们在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期时,会充分掌握和利用各种信息,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动率。因此,除去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以外,如战争、天灾人祸等,人们能够对未来将要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理性预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将完全不受政府政策的干扰,而会根据他们的理性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

例如,当政府为降低失业率而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时,由于人们己经掌握了这一信息,并且可以确切地预期到这一政策将会引起的通货膨胀率,因此他们在进行经济决策,如对劳动力的供求进行决策时,就会事先考虑这一通货膨胀因素,这样,尽管财政、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会使一般物价水平上涨,但商品的相对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工人和雇主对劳动力的供求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从而失业率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意味着,不仅在长期内,即使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也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或者说,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失业率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与通货膨胀率无关而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垂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只有一个: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为某一常数,即放弃对经济目标的控制。

三、计算题

7. 某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8年和2001年的产量、价格如下:

求:(1)1998年和2001年的名义GNP 。

(2)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实际GNP 。

2001年价格比1998年价格上涨了多少?2001年相对1998(3)计算2001年的GNP 折算指数,

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答案】(1)1998年的名义GNP 为:

1.5×25+7.5×50+6×40+5×30+2×60

=37.5+375+240+150+120

=92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