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二) . 7 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三)13 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四)20 2017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五)27
一、选择题
1. 根据“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时,合理的政策选择为( )。
A.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B. 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货币升值
C. 紧缩性财政货市政策和货币贬值
D.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A
【解析】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和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 下,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 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依据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2.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
【答案】B
【解析】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英国一直采 用这一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 日起也改用间接标价法。ACD 三项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3. 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
A. 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
B. 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
C.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
D.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
【答案】ABC
【解析】汇率的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 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不致直接引起巨大的波动。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 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 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 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的内流。
二、简答题
4. 国际货币市场的分类。
【答案】国际货币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际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按照+同的借贷方式,国际货 币市场一般可分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即银行对客户提供一年或一年以内短期贷款的市场。按照借贷对象的不同,又可 以分为银行同业拆放市场和银行短期借贷市场。国际银行同业拆放主要是跨国银行为弥补交易头寸的不足或准备 金的+足而在相互之间进行的资金借贷活动。国际银行短期借贷主要是指跨国银行对各国政府、跨国公司、进出口企业等客户提供资金融通借贷。
(2)短期证券市场。短期证券市场是国际间进行短期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交易的短期有价证券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3)贴现市场。贴现市场是对未到期的票据按贴现方式给予融资的市场。贴现市场上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 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国库券和其他短期政府债券等,贴现业务的经营者即贴现商主要是商业银行、 贴现公司、票据经纪商和票据承兑所。
5. 什么是一价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答案】(1)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是指,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以同一货币衡量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上式中,e 为直接标价的汇率,为本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为外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在固定汇率制下,套利活动会带来两国物价水平的调整;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套利活动引
起的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将迅速引起汇率的调整,从而通过汇率调整而不是价格水平调整实现平衡。
(2)—价定律成立条件
①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
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黏性。若该商品在+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套利者就可以在低价地区买入这种商品,然后在高价地区卖出以牟取差价。套利者的
持续套利行为将不断改变两个地区的商品供求状况,使低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上升,高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下降;
③可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为零。
三、论述题
6.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外均衡调节框架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外均衡调节框架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在内涵上。基于国情来确定内外均衡的目标
①在经济学意义上,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7JC 平低,劳动力丰富。这一国情表明,我国既有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也有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从而,内外均衡的调节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
②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实际占有资源水平都较低,因此,内外均衡的长期调节应当在就业増长、国内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率提高间达到平衡。内外均衡实现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权衡的过程。
(2)在视角上。综合考虑汇率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
汇率既是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决定的两种货币的比价,又是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重要杠杆。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需要充分利用汇率这一相对价格工具,并将汇率决定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加以综合考虑。
①从比价角度看,内外均衡是由多个经济变量共同决定的,在汇率之外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如果只对汇率进行调整,就会带来其他变量和其他经济关系的失衡。以21世纪初的人民币汇率调整为例,若以单纯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的,人民币就需要发生较大幅度的升值,但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会造成就业减少,造成新的经济失调;
,②从杠杆角度看,只要愿意放弃政府目标中某个次要方面的平衡(譬如国际收支的即期平衡)
就可以在内外均衡的调节中,把汇率这个重要手段“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调节其他变量、实现主要目标(如经济增长或就业扩大等等)的工具。再通顺一点讲,从比价属性的角度看,国际收支顺差决定人民币应当升值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而从杠杆属性看,人民币升值又会损害国内就业和经济的数量增长。这时,汇率水平究竟应该如何决定就需要同时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考虑。这就是本书将汇率核心作用用于模型构建时的基本思路。
(3)在方法上,以相对价格调节为切入点。以汇率为核心
价格是经济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在国际金融学中,价格包括国内的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两方面,后者反映的是国内和国外的相对价格。适当的国内物价水平是内部均衡实现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汇率水平是外部平衡实现的必要条件,这说明,价格因素与内外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影响物价水平,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手段影响汇率水平。因此,价格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我们的模型以相对价格调节为切入点,以汇率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