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证券与期货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指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展开的竞争。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包括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在于:
(1)竞争目的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 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2)竞争性质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各企业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 而垄断竟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3)竞争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 在垄断时期,垄断竞争更加多样化,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采取的手段还包括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等,甚至运用政治的和暴力等手段,以达到打垮对手的目的。
2. 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答案】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指由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混合组成,股份所有权分属于国家和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又一种基本形式,它的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企业。国私共有垄断资本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 二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 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特点:第一,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可以利用国有资本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且这类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从国家得到各种优惠待遇; 第_,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经营目标多少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的目标。国私共有企业具有的上述特点反映出它更适合于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和对经济的控制
3. 国有垄断资本
【答案】国有垄断资本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它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国家用来调节阶级利益的各种货币资本; 另一种是用来经营国有企业的资本,即国有企业垄断资本,这是国有垄断资本的主体。国有垄断资本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的,企业的盈亏也都由国家负责。第二,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双重的:一方面,国家要从全社会的整体需要来考虑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以此作为对国有企业经营活
动进行干预的依据;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又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问题,因而又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利润极大化。
4. 世界货币
【答案】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铸币和纸币的制造和发行,都是由一定的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和认可的。因而,作为世界货币就不能采取铸币和纸币的形式,而必须采取原来的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和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该国的铸币和纸币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
5.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答案】(l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井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
6. 相对过剩人口
【答案】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多余”的人口。它包括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只种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所谓过剩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每一个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简答题
7. 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怎样提高的?
【答案】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资本各种形态的国际水平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商品资本国际化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的形态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依次变化的。在剩余价值得到实现后,它又重新回复到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形态。但在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各种资本形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却并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最早表现出资本国际化趋向的是商品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这就促使资本家奔波于世界各国,以大力在国外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实现资本的增殖。世界市场因之逐步形成。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因之以大量的商品输出为其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
(2)货币资本国际化
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所出现的大量过剩资本开始涌向国外,到世界各地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这时,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与商品资本的国际化相适应,而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且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资本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3)生产资本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经济生活国际化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再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己不能再简单地依靠国际贸易来进行。垄断资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来安排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不仅把生产配置到国外,而且往往还把分工引进自己设置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企业之中,形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生产资本的国际化突出起来,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己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
【答案】(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①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条件下,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即资本原始积累,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通过资本集中,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剥夺采取了新的形式。现在己不仅仅是资本家剥夺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者,而且是资本家之间互相剥夺。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集中进行的。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竟争,大资本打倒小资本,吞并或控制小资本,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
③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生产资料由整个社会占有。
随着资本集中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而且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劳动者共同使用的己经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一由整个社会占有,以便对社会化生产按照社会需要由社会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按照社会的需要配置社会资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