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的报纸的主要长处。
【答案】报纸的主要长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可作为资料长期保存。
(2)选择性强,便于读者自由安排时间、自由挑选内容来读。
(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纵横数万里,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的描绘到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外表到人的内心活动,都可以跃然纸上。
最早的新闻媒体是报纸,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所决定的。报纸比起广播、电视来,物质要求较低。但和广播、电视相比,报纸工作程序多而繁杂,故而新闻时效性差; 阅读报纸受文化水平限制,群众基础不及电视、广播广泛; 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逼真,有感染力。
2. 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答案】(1)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点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样式多,方法灵活。传播者小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递信息; 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力一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这是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2)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是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它是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 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无论是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中得到证实。
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有一定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和“创新—扩散”等方面。
a. 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会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形成两级传播的格局,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意见领袖将他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 人际传播对新事物的创新与普及也有重要影响。
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指出:在新事物创新与普及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 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在信息流、尤其在影响流生效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简述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答案】(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其主要观点为:①报刊独立自卞,不受政府的干涉。主张报刊独立自主,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的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④对事实的信念。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但支配西方报刊的却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该
理论面临的危机所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
(2)社会责任论
①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作了某些修正、修补。
②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就当日事件作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③报刊自由委员会的总报告向政府提出五方面要求:应该承认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障包括对广播和电影的保障; 要求制定反垄断法来制止新闻媒介的过度集中,保持大众传播业的竞争,同时鼓励传播行业的新投资者,以此试图维持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市场; 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证公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的政策以及政策制定的目的; 必要时,政府可以创办自己的媒介以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 修改当时的诽谤法和煽动法,切实保障言论自由。
④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
(3)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
①发展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为: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
②从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③守望,是指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整合,是指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即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4)党报理论
①该理论最早起源于前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②党报理论的核心: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5)客观主义理论
①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ism )脱胎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应有的题中之议。一般而言,客观主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客观性原则,即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二是指客观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这两层含义既有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