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839建筑历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木大式

【答案】“大木大式”是清式大木做法的两种类型之一,另一种是“大木小式”,可简单认为有斗拱和无斗拱建筑的不同处理,其中有斗拱建筑称为大式建筑(殿式建筑),无斗拱建筑称为小式建筑。

2. 以材为祖

【答案】以材为祖是《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建筑预算定额,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

3. 刘秉忠

【答案】刘秉忠是元朝开国元勋和丞相,郭守敬的老师,元朝国号的拟定者,元大都修建者,著名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

4. 御路

【答案】御路,又称龙升、螭陛,是指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原为汉族宫殿建筑形制,后来为孔庙和民间庙宇所沿用。它是衔接庙埕和基座中间的台阶,两面是阶梯,中间有一斜面上雕云龙。封建社会宫殿的中轴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因皇帝进出时多乘坐轿子,于是便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上面雕刻祥云腾龙图案,而两侧石阶则供轿夫行走。

5. 天井与甬道

【答案】天井与甬道是中国古代墓葬的组成部分。天井是指开凿于长墓道中的竖井,最初出现于北魏时期,或为对现实生活中院落的模仿,唐以后由于墓道的缩短并消失,天井也随之消失。甬道是指墓葬中联接墓门和墓室的通道,多见于魏晋隋唐墓。

6. 祾恩殿

【答案】 祾恩殿是明长陵中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到天寿山朝陵,更名为“祾恩殿”。“ 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之意。祾恩殿建成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外观重檐四阿顶,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下檐斗拱单杪双下昂,上檐双杪双下昂,顶部是重檐庑殿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位,采用60根楠木大柱支撑殿顶。

7. 中山陵

【答案】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物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山陵各个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增强着庄严的气氛,含意深刻,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8. 佛光寺

【答案】佛光寺是指位于山西佛光山腰的佛寺,其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成于晚唐的大殿、金代的文殊殿、唐代的无垢净光禅师墓塔及两座石经幢。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其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庑殿。

二、选择题

9. “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形式?( )

A. 湖南,土家族

B. 贵州,侗族

C. 广西,壮族

D. 云南,白族

【答案】D

【解析】中国各民族住宅采用院落形式的主要是汉族、藏族、白族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云南大理白族住宅建筑中的特征,其布局形式也有着“四合五天井”的形式。

10.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是( )。

A. 曲阜孔庙奎文阁

B.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C.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D.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答案】C

【解析】曲阜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建筑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建;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1154年;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984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竣工于乾隆二十四年。

11.中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分别属于哪一建筑类型?( )

A. 礼制、政权、教育

B. 礼制、宗教、教育

C. 宗教、教育、教育

D. 宗教、园林、礼制

【答案】A

【解析】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贡院是科举取士的考场,属于政权建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是教育建筑。三类建筑均与宗教及园林无关。

12.《园冶》一书的作者是( )。

A. 李渔

B. 计成

C. 张涟

D. 戈裕良

【答案】B

【解析】B 项,计成,明末清初江南苏州一带造园匠人,字无否,著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园林著作《园冶》一书,又称《园牧》——视其为园艺教科书的日本国将其翻译为《夺天工》,至清末重新被国人发现,复又引入中国。A 项,李渔为计成同一时期戏剧艺术家,尤擅叠石,活跃于明江南和北京地区,著有含有家具、起居内容的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又称《一家言》等,其人又称李笠翁);C 项,张涟,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擅长叠山。字(或号)南垣。松江华亭人,后迁嘉兴,又称嘉兴人;D 项,戈裕良,出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东门,字立

三。家境清寒,年少时即帮人造园叠山。“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对戈裕良的称誉。

13.“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描述的是哪座城市?( )。

A. 唐长安

B. 秦咸阳

C. 唐洛阳

D. 宋开封

【答案】B

【解析】秦始皇运用天体观念规划国都咸阳,以横贯咸阳的渭水象征天上的银河。

1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商君书》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 )。

A. 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