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语文教育就要以尊重和发展个体生命作为其教育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语文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还原每个个体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其潜藏的生命能量,使之对学习充满兴趣,从而获得终生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的潜能。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痼疾主要是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效率低下。20年前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废”,20年过去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显示,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读书不够,在课堂上仍然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教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二是大多数学生上课,只是非常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任何 思考的机会,填鸭式教学依然横行。 这些都暴漏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知道,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体实践。因此,改革阅读教学,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还主体地位给学生。依据主体性阅读教学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五步三动”。 “五步”,即自读,博思,讨论,交流,延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课文,查阅资料,初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是学会整体感知课文和筛选阅读材料,深刻领会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增强独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即促动,互动,主动促动。即教师“促”,学生“动”。教师激趣、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现学习目标。可采用导语激趣和语言感染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互动,一是师生对话,互相交流。二是生生对话,互相鼓励。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给予学生阅读的动力。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让学生读书、多让学生发表意见、钻研探究、提出问题、讨论争辩等,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尽力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步”是硬件,“主动”是软件,但二者又是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共同推动教学境界的升华。新课程改革强调真正还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通过以上我对主体性阅读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渴望通过此种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终摆脱知识奴隶的厄运,回归生命、回归自我,进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