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 L.)系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精油及其主要组分薄荷醇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日用化工品中,多年来,对于椒样薄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椒样薄荷精油的提取、组分以及其活性等方面,而对于椒样薄荷多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超声提取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比较了椒样薄荷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对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为椒样薄荷的进一步开发,促进资源多元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优化法,确定了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提取溶剂为甲醇,料液比为1∶40(m∶V),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处理温度为60℃,超声处理时间45min。
2. 椒样薄荷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椒样薄荷叶片在营养生长期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生殖生长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3. 椒样薄荷叶片在营养生长期不同形态的酚类物质均有分布,其中以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含量较高;椒样薄荷在生殖生长期,酚类物质以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为主,且游离酚含量大于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含量,未检测到可溶性酯结合酚;椒样薄荷精油提取后总酚含量显著性减少;不同干燥方法对椒样薄荷叶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微波干燥和风干干燥处理对椒样薄荷总酚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干燥处理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
4. 采用HPLC法对椒样薄荷多酚主要酚酸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鉴定出4种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迷迭香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
5. 椒样薄荷多酚具有极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1mg/mL的浓度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同浓度下的对照Vc和BHT,另外,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这种水包油的乳化体系中,椒样薄荷多酚表现出很强的对遭受自由基攻击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效果与对照BHT相当、强于对照Vc;椒样薄荷多酚对羟基自由基、亚硝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及对照Vc的效果显著。
6. 椒样薄荷多酚对于α-淀粉酶无抑制作用,对于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其抑制效果远远不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7. 椒样薄荷多酚对于由羟基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和由过氧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由羟基自由基(OH•)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椒样薄荷多酚对于由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对于由羟基自由基(OH•)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不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8. 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于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CCl4所致小鼠肝脏肿大现象保护作用明显,对脾脏肿大现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另外,椒样薄荷多酚中、高剂量组中,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酶浓度的增加均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抑制效果均不如阳性对照(联苯双酯药物);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于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升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两种抗氧化酶活力的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药物)相当;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只有点状坏死,无大面积坏死,进一步说明了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