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贬值
【答案】贬值是“升值”的对称,又称“通货贬值”。货币贬值本来含义是指降低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从而使该货币与黄金及外国货币兑换比价下降,以使本国货币价值下降的措施。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各国纸币的发行不再规定含金量,这样,如同货币升值一样,货币贬值也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货币对内贬值可根据国内消费品物价指数(CPI )的上升幅度来确定;对外贬值则根据该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兑换比例的下降幅度来确定。货币贬值通常与通货膨
胀相连在一起,这时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都会出现,表现为国内购买力的下降和对外汇价的下跌。
2. 贸易转移
【答案】贸易转移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实现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对世界贸易有如下两种影响:
(1)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2)这些国家之间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它们过去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即贸易活动由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转移”到签约国内部。
前者称为“贸易创造”,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后者是“贸易转移”,它将损害其他非签约国的利益,降低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3. 实际升值
【答案】实际升值是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际汇率下降所引起的一国货币币值的上升。当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则实际汇率下降,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上升了。当两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汇率变化时,名义汇率的下降也将引起实际汇率的习。这样,一国由于名义汇率上升而使本币名义升值,也意味着本币的实际升值。对国内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増加会促使本币的长期实际升值,外国产品供给的相对扩大则会使本币对外币长期实际升值。
4. 远期交易
【答案】远期交易是在未来约定时间上进行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远期交易的工具是一份有固定格式和约束力的合同,按照合同,投资人同意在将来某日期购入或售出一笔商定数额的另一币种货币。交易价格的计算以即期汇率为基础,再按合同生效至交易完成时之间的利率走势作
一个调整。远期交易对于需要特殊交易的投资人是好的,但有不足之处,因为远期交易不能转让。
5. 跨国公司的分布及内部化动机
【答案】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的行为过程。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就能克服外部市场和市场不完全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给技术转移和垂直一体化带来好处。
6. 导致不稳定的投机
【答案】导致不稳定的投机是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投资者利用汇率的差异进行跨国套利的行为。外汇和货币市场上的投机可能会造成汇率的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资本的合理流动,导致一国或其他国家经济的不稳定。
7. 美元化
【答案】美元化作为一种事实,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过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国境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政策,它是指一国或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美元化的上述三种含义简单地称之为事实美元化、过程美元化和政策美元化。
8. 信心问题
【答案】信心问题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时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对美元有信心,为了保证美元信誉,美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该货币制度运行的另一项必要条件是保证国际清偿能力的供应,为此美元需要大量外流,而这又意味着美国必须持续存在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并导致人们对美元丧失信心。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信心问题是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二、综合分析题
9. 我们注意到,在文中,固定汇率制度不是导致汇率绝对地固定,而是会形成较窄的波动带,汇率可以在其中变动。例如黄金输出入点就能在金本位下产生这样的波动带。(这些波动带通常是以中心汇率加减一个百分点为上下边界的。)在何种程度上,这样的汇率波动带允许国内利率独立于外国利率进行波动呢?答案取决于利率的到期日。为了有助于你的分析,假设给汇率加上或减去一个百分点的波动带,并且依次考虑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以及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在如此狭窄的波动带内,10年期的贷款利率会有更大的独立变动空间吗?
【答案】是的,国内利率有一定的目标区空间独立于外国利率而变化。对于一年期利率,发现国外利率上升率本国货币就贬值使得本国货币的预期升值回到汇率中间带,这样补偿了利
(从汇率带底部,意味着年利率可能超过到期日越短,利率差越的下降。当到期日更短时,理论上,在三个月内汇率的变化最多不超过到顶部的汇率差)。这允许三个月利率为
不受约束。但是,这要求固定汇率是可信的。考虑一个十年期债券,若10年内每年预期升值率最 大为利率差只能为
10.如果币制改革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没有作用,那么为什么政府通常会采用币制改革的方式并结合其他做法来控制通货膨胀呢?[除正文中讨论过的土耳其的例子之外,还有许多例子。近年来的实例包括:以色列由镑改为新谢克尔(Shekel ); 阿根廷将比索改为奥斯托(austral ), 再改回
,接着又改为克鲁赛罗, 为比索;巴西将克鲁赛罗(cruzeiro )改为克鲁扎多(cruzado )(cruzeiro )
既而又改成真克鲁赛罗(cruzeiroreal ),最后在1994年又将真克鲁赛罗改成瑞亚尔(real )。
【答案】币制改革通常要和其他政策结合起来以控制通货膨胀。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引入新货币将产生心理效应,让公众重新形成对通胀的预期。经验证明,如果缺乏货币供给量减少等紧缩性的政策作为支撑,币制改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将无法保障抑制通胀的稳定计划获得成功。
11.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历了一夜暴富一一由于早几年北海油田的成功开发,以及1970〜1980年间石油价格的飞涨,英国国民收入突然迅速增加。然而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经济滑坡和对石油需求的减少,油价下降。
在下表中我们列出了英镑对一些外国货币的平均实际汇率指数(这些平均指数被称为实际有效汇率)。这些指数中任何一个数值的提高都意味着英镑的实际升值,即英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用英镑表示的外国平均价格水平提高,反之则为贬值。
英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1976〜1984年(1980=100)
资料来源:
请用以上信息解释英国1978〜1984年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请注意非贸易品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