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国际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

【答案】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耗与花费。消费存在的原因是,人是一种不断新陈代谢的生命体,人们为了生存、恢复劳动能力以及全面发展,必须持续地消费。在现代社会中,消费品(包括物品和服务)基本上来源于社会生产。因此,生产决定着消费,既决定着消费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更决定着消费方式。反过来,消费由于其形成市场并最终决定总需求,也对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或限制性影响。发现和开发潜在的消费领域,是企业生产、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消费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长期消费和即期消费、生活必需品消费和奢侈品消费等。

2. 等价值线

【答案】等价值线是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例如,如图所示,有两种产品A 和B ,价格分别是和产量是和

那么等价值线是由等式

所确定的。V 越大,等价值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对应的产出价值就越高。

3. 储备货币

【答案】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保有的用作国际储备资产的货币。它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用作报价、支付和清算的工具,并在外汇交易中作为干预货币、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手段,以及确定货币平价的标准等。

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①它要具有稳定的价值;②它必须是在世界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国家的货币;③要有能够兑换该货币的活跃的外汇市场;④它必须是能够自由兑换的。一国货币有没有资格成为储备货币,取决于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常用做储备货币的币种有美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等。欧元诞生后,也用做储备货币。

4. 出口限制

【答案】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规定某个时期某种商品或某些商品的出口数量,超过规定的数量,就自动禁止出口。出口限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主要有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和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两种形式。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强大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本国商品向该国出口;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愿限制协议”或“有秩序销售协议”确定出口配额。

5. 要素充裕

【答案】要素充裕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要素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国家I 和II 的要素充裕度:(1)数量定义法:如果两国的资本一劳动禀赋比例分别为和

而且有

就称相对于I 国而言,II 国是资本充裕型国家,相对于II 国而言,I 国就是劳动力充

裕型国家;(2)价格定义法:如果两国的工资一利率之比分别为是相对另一个给定国家来说的。

6. 要素价格

【答案】要素价格即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每一单位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给所有者带来的收入。生产要素主要有四种: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相应地,其价格分别称为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生产要素价格同产品的价格一样,主要是由生产要素市场上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工资主要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地租主要由土地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息主要由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润作为企业家收入,主要由企业家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7. 升值率和而且有就称II 国为资本充裕型国家,I 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可见,一国某种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

【答案】升值率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百分比,可以用汇率变动的百分比来衡量一国货币的升值率。

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属于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活动,同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成员国包括世界五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中国是创始成员国之一,于1980年4月恢复合法代表席位。该组织的宗旨是:为各成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和协作提供一个常设机构,促进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各国经济

均衡增长;促进各成员国汇率的稳定,防止竞争性货币贬值;为各成员国经常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在各成员国国际收支发生暂时不平衡时提供资金融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有两大功能来促进外部调整中灵活性的实现:①融资便利。当成员国遇到短期的经常项目赤字,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将影响国内就业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随时准备向它们提供外币贷款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用于这种贷款的黄金与货币由该组织的各成员国提供。②可调整的货币平价。虽然各国的汇率是固定的,但是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失衡”状态,则该国货币可以相对于美元升值或贬值。

二、综合分析题

9. “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揭示了韩国实行出口补贴的政策是明智之举。出口补贴使每一个产业都获得了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所需的战略优势”。试讨论上述观点。

【答案】上述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一个国家的资源有限,一个使得某种产业处于战略性优势的贸易政策一定会使得其他产业处于战略劣势的地位,不可能在所有产业实现战略优势。生产点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的情形就能很好说明这一点。韩国跨行业的补贴对产业的战略地位几乎没有什么净效应,因为尽管韩国对所有产业直接补贴,但也间接地提高了所有产业的成本。

10.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供给和价格的变动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例如:如果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完全不可流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成为直角形状,两种产品的产出也不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请画图进行分析。

【答案】如图所示,假设一国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在生产要素完全不可流动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角形状TT 。